快訊

    陳智菡稱政治獻金付員工薪水法務部認定合法 北檢:誤導事實

    2025-09-17 23:30 / 作者 呂志明
    陳智菡。資料照。楊亞璇攝
    近日有關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政治獻金使用爭議引發社會關注,民眾黨立法院黨團主任陳智菡今(9/17)在政論節目中指控檢方對政治獻金賸餘款的使用認定有誤,並批評檢方涉嫌侵犯隱私。此外,民眾黨官方臉書也貼文質疑北檢在京華城弊案審理過程中,公開柯文哲私人訊息,指控「國家機器赤裸裸侵犯個人隱私」。對此,台北地檢署晚間正式回應,「誤導事實、混淆視聽」。

    北檢:政治獻金用途未符合法規

    針對陳智菡所提「法務部回函認定政治獻金合法」的說法,北檢表示,此內容實際上是北部地區機動工作站(北機站)於去年10月8日回覆的調查意見,而非法務部正式回函。北機站的部分意見雖指出「政治獻金賸餘款代付薪資似屬適用範疇」,但北檢強調,根據《政治獻金法》第23條第1項第4款規定,政治獻金賸餘款應留供參加公職人員選舉使用,其用途需符合捐贈目的。

    北檢進一步指出,經2個多月的偵查後,認定柯文哲所使用的政治獻金賸餘款並非直接支付民眾黨相關黨工的人事費用,而是透過木可公司及眾望基金會支付薪資。由於木可公司屬營利事業、眾望基金會為公益法人,其性質與公職人員選舉無直接關聯,因此該行為不符合政治獻金用途規範。此外,總統大選結束後短期內已無公職人員選舉,相關支出亦不屬支付擬參選人之人事費用範疇。基於上述理由,北檢認定柯文哲涉有公益侵占犯罪嫌疑,並依程序提起公訴。

    私人訊息公開爭議 北檢強調證據必要性

    另外,民眾黨臉書指控檢察官在京華城案審理過程中公開柯文哲手機LINE訊息,認為此舉不僅超出起訴書範圍,更侵犯個人隱私。對此,北檢澄清,柯文哲與李文宗之間的LINE對話紀錄是證明柯文哲對民眾黨、眾望基金會、新故鄉協會及木可公司財務掌控能力的重要證據,具備證據能力。檢方以此作為詰問素材,是為佐證犯罪事實之必要方法。

    此外,針對辯護人曾異議檢察官詰問內容為「政治偵防」,北檢指出,此異議已在法庭上遭審判長駁回,審判長認定該詰問內容與本案犯罪事實相關聯。北檢強調,此程序完全符合法律規範,民眾黨臉書貼文所指「侵犯隱私」及「超出範圍」的指控屬誤導事實。

    司法尊嚴與公平性 北檢重申法律立場

    針對外界質疑司法是否帶有政治目的,北檢強調,其職責在於依法辦案,所有調查與提問均基於法律規範及案件事實。北檢呼籲各方勿以誤導性言論混淆視聽,影響司法公信力。同時重申司法力量應用於維護正義,任何不實指控只會損害司法尊嚴。
    呂志明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