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姓中配(廖瑞祥攝)帶著兩名女兒到新店碧潭尋短,自己游上岸但兩名女兒溺斃。資料照
中配簡女涉嫌在新北市碧潭溺死8歲、10歲女兒,自己卻上岸獨活,依家暴殺人罪起訴,北院今(30)日審理進入第三天。簡女至始至終都認罪,也自述丈夫白男在她左眼失明後,明顯態度轉為冷淡,她很害怕丈夫拋棄她;獨自承擔家庭經濟以及與公婆相處問題等壓力,案發當天早上與丈夫、公婆起爭執,在碧潭意圖帶2個女兒一起去天堂照顧。
《知新聞》報導,萬芳醫院醫師吳佳慶是簡女精神鑑定、量刑鑑定小組的召集人,表示簡女因左眼失明擔心被丈夫拋棄、獨自承擔家庭經濟以及與公婆相處問題等壓力,甚至帶女兒去吃麥當勞,只點女兒的餐點,自己吃剩的,因長期壓力罹患鬱症。
回顧簡女、白男婚姻,兩人結婚11年。根據吳的說法,簡女在中國農村家庭長大,經濟狀況拮据,雖不至於無法溫飽,但也影響她建立起謹慎理財的觀念。長大後,簡女曾從事電子工廠作業員、酒水銷售等工作,在飯店當清潔員時,認識了白男,兩人交往結婚生下大女兒。
婚前,簡女經濟狀況獨立,婚後靠自己的存款買了兩棟房屋,頭期款、房貸和生活支出都是她在付。2012年起,簡女開始從事電商護膚品銷售,後來自創品牌,不料,受到疫情影響收入大減,簡女開始從事紋繡,還短暫入股酒吧會所,補貼家用。後來,簡女因認為酒吧合夥人無心經營,與對方起口角,對方拿高腳杯砸傷簡女,導致她左眼水晶球破裂而失明。
「這場事件徹底改變簡女的精神狀態和家庭關係。」吳醫師指出,簡女自述,丈夫白男在她左眼失明後,明顯態度轉為冷淡,容易暴怒,她很害怕白男拋棄她。簡女雖然曾考慮過離婚,但也始終以女兒福祉為重,夫妻兩人在考慮下,決定到台灣與公婆同住在27坪房子裡。
吳醫師表示,簡女不諳台語,無法與公婆溝通,然而,白男面對妻子困境,卻消極處理,建議甚至是要求簡女帶女兒出門,避免與公婆發生衝突。平日早上送女兒上學後,會到便利商店、圖書館停留,傍晚接女兒放學,也會再外出用餐、完成作業,才於深夜返家。
《知新聞》報導,夫妻都沒有正式工作,依靠存款為生,經濟拮据,丈夫曾以她名義申請小額貸款,而簡女因為經濟方面有很大落差,造成極大焦慮、擔憂,她帶2女兒去吃麥當勞時,只點2女兒的餐點,自己吃女兒吃剩的,但她的銀行帳戶、金融卡都任由丈夫自由使用,不過,簡女並不清楚丈夫財務狀況。
案發前,簡女的嚴重身心症狀已維持數月。簡女一直盼望,白男外出從事保全業後,生活可能會有轉機,一家4口可自立門戶。但夫妻倆搬出去住的計畫又一再延後,都成為簡女累積的壓力。
7/2當天早上,簡女問起自立門戶,白男卻明確拒絕「你不要再講這件事情了,我不會搬出去」,簡女大受打擊。後與公婆起爭執、摔杯盤,她帶2個女兒離家,到碧潭後,走到步道一個缺口時,發現有條小徑可通往水岸,由於長期積壓情緒及當天清晨爭吵,心生輕生念頭,並出於報復夫家的動機,「決定將2個女兒帶去天堂照顧」。
《太報》關心您,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安心專線:1925(24小時)
‧生命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