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馬太鞍堰塞湖...中央9/21就預測到了9/23溢流 曾評估炸藥爆破壩體

    2025-09-24 15:43 / 作者 即時中心
    馬太鞍堰塞湖溢流,洪水淹進花蓮光復鄉,災情慘重。翻攝自Threads
    馬太鞍堰塞湖溢流,重創花蓮縣光復鄉!截至24日下午14點20分為止,死傷持續攀升!光復鄉水災14死34傷 129人失聯。馬太鞍堰塞湖於7月21日形成,農業部評估過架設虹吸管,炸藥爆破壩體方案,但均不可行;這回颱風樺加沙侵襲,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在9月21日便預估到了9/23溢流。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直播內容顯示,9/23的指揮官劉世芳問到相關部會人員「(溢流)這是什麼時間?」人員回答大在都在9/23下午三點左右,劉世芳看著馬太鞍溪的水流,直說「你看那橋墩這樣沖上來了,請他們趕快離開好不好,一定要讓民眾知道,強降雨會在東部和南部」。

    回顧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的相關資料,9/21上午10點第一次工作會報,便有說明馬太鞍堰塞湖狀況,且確認需疏散區域,當天第三次工作會報晚間18點,明確要求9/22上午協助居疏散撤離,當時,人員報告「9月23日下半天開始,有可能達到預估警界數值。」劉世芳當場指示9/22上半天雨量最小,可以撤離以上午為主。同天,報告人員指出,馬太鞍溪橋(累積雨量)350毫米以後水位就快速上升,剩壩頂不到3公尺。

    9/23下午14時50分發生第一波溢流,下午16時30分發生馬太鞍堰塞湖第二波溢流,且水量比第一波還大。



    馬太鞍堰塞湖於7月21日形成,主要是2024年4月的強震以及今年7月的薇帕颱風,導致土石崩塌,阻塞上游河道,形成高200公尺,面積140公頃,滿水蓄水量9100萬立方公尺的堰塞湖。

    農業部24日在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報告表示,堰塞湖形成後即進行相關調查監測工作及壩頂減災工程可行性評估,多次找專家會議討論,考量其位於偏遠山區,並無道路連通,致以重機具開挖、架設虹吸管等方案短期難以執行。

    至於以炸藥爆破壩體方案,農業部指出,因壩體土方體積達2億立方公尺,長度達2.3公里,且考量恐擾動壩體及邊坡之不穩定性衍生大規模崩塌,經評估並不可行。

    至於溢流後影響下游部分,農業部及內政部分別委託陽明交大與臺灣大學團隊評估影響範圍並劃定區域,樺加沙颱風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於9月21日召開會議決定後,評估花蓮縣需疏散撤離約1,800戶,並提供相關圖資俾利花蓮縣政府執行疏散撤離工作。

    農業部林業署花蓮分署公布今(24日)馬太鞍堰塞湖空拍,強調持續監測。農業部提供


    發稿時間14:56 更新時間15:43
    即時中心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