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托嬰中心爆出借牌重開,涉嫌二度虐嬰。示意圖。取自Unsplash
高雄市楠梓區一家名為「貝寉佳」的托嬰中心,近期被揭露以呼巴掌、強灌牛奶及副食品等手段虐嬰,部分嬰兒臉上、身上出現瘀青。社會局調查後,證實有8名嬰兒受到虐待,針對早有虐嬰紀錄的涉案楊姓保母及另一已離職的工作人員,分別裁罰48萬與6萬元,依法終止契約的同時並公告姓名。另外,橋檢複訊後,也諭令托嬰中心朱姓負責人及楊女4萬元交保,董姓工作人員1萬元交保。
市議員李雅慧接獲家長投訴指出,「貝寉佳托嬰中心」前身為「天使星托嬰中心」,曾有過失傷害、過失致死等前科,早已於2023年5月歇業,沒想到竟又在2024年2月改名重啟營業,負責人雖換成原負責人丈夫,實際仍為原本的女負責人楊姓女子涉嫌「借牌經營」,且再次對托育嬰幼兒施暴。
李雅慧指出,楊女自2020年迄今已有多次不當行為,卻仍持續從事保母工作,今年3月再度爆出強灌牛奶、打巴掌、幼兒強餵副食品等,鄭重呼籲有關單位應即刻對如此惡性重大的業者勒令停業,裁處重罰並且檢討審核立案機制,避免憾事再次發生。
高雄市社會局表示,今年2月19日接獲通報,指楠梓區貝隺佳托嬰中心有托育嬰幼兒遭受暴力,有嬰兒臉部出現瘀青。社會局經派人調閱監視器畫面,確認2月10日至12日期間,至少8名嬰兒遭不當對待,包括強灌奶液、粗暴按壓頸部、毆打臉部等。起初業者看似配合調查,願提供部分影像,但當被要求補齊其餘監視器畫面及資料時,卻以各種理由拖延。
社會局懷疑有異,發現該托嬰中心於報備保母名單中登記的是一名李姓女子,然而實際照顧幼兒者卻是楊女,楊女使用他人身份證照進行登記,涉嫌偽造文書;李女是否自願借證照或遭盜用,仍待進一步釐清;另名已離職保母同樣涉有不當對待幼兒行為。社會局輾轉透過司法機制,以涉嫌借牌重開、偽造文書等罪嫌展開司法調查,進一步掌握更多證據。
由於本案事證明確,社會局已於4月15日發函終止契約,並協助全數嬰幼兒轉托至其他合法單位,同時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裁罰楊女48萬元、離職保母6萬元,並將兩人姓名公告。據了解,該中心收托的31名幼兒中,有6人已被家長中止托育,另有4名家長正式報案。
社會局表示,楊女已屬二度虐嬰,依規定未來30年內不得再從事托育工作,並將本案提報中央,建議修法加強對曾涉虐童人員的監控與限制,以杜絕類似情形再度發生。
橋頭地檢署今天也指出,3月中旬接獲社會局通報後,4月初立刻指揮楠梓分局發動搜索,並傳訊托嬰中心朱姓負責人、涉施虐楊姓、董姓工作人員,3人經訊問後各以新台幣4萬元、4萬元、1萬元交保,後續將持續蒐證並釐清相關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