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長石崇良11月9日出席台灣社會福利總盟「台灣社區整合照顧研討會」會前受訪。李政龍攝
衛福部去年7月啟動「在宅急症照顧計畫」,上路滿一年,衛福部長石崇良今日(11/9)表示,今年8月OPAT(門診靜脈抗生素治療)上路,針對病情穩定、不需住院,不過仍須接受靜脈抗生素治療的成人感染症患者提供服務,後續將研擬在宅急症照顧對象比照OPAT,擴及所有感染症患者。
石崇良今日出席「2025台灣社區整合照顧研討會」,致詞時坦言最近外界認為衛福部一直拋出政策,這部分真的沒辦法,許多政策「我們已經是慢的」,很多政策必須不斷修正,不是一上路就完美,例如在宅急症照顧計劃在去年7月上路後,陸續也經過許多次調整。
石崇良表示,目前在宅急症照顧計劃的照顧對象為肺炎、泌尿道感染及軟組織感染等三大常見感染症,今年上路的OPAT(門診靜脈抗生素治療)則是針對病情穩定、不需住院,但需要接受靜脈抗生素治療的成人患者,可說是全部的感染症患者。
石崇良透露,為照顧更多感染症患者,未來衛福部將研擬在宅急症照顧計劃與OPAT治療患者接軌,另OPAT已納入提早出院在家治療(ESD),讓病況穩定的病人回到家裡施打抗生素,如骨髓炎、關節炎、心內膜炎等需要長時間治療,以往在門診持續治療,未來在宅急症照顧將與提早出院在家治療結合,讓需要長期施打抗生素患者回家持續施打。
石崇良提到,現在推行政策前都會問一下「大家準備好了嗎」,這兩項是可以立即進行,若各界沒有意見,健保署將盡速整合。OPAT今年8月1日起也已納入攜帶式抗生素輪注幫浦使用給付,後續在宅急症照顧也隨之納入,讓患者在家接受更好的抗生素治療。
針對在宅急症照顧收案評估方面,石崇良表示將研議於收案前的評估給予費用,並納入遠距評估,以節省醫師往返的時間,但若是由其他醫師轉介、不熟悉的病人,還是需要到宅評估,並放寬在宅急症照顧專屬門診的收案人數,以讓更多的患者受到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