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停止康復病友傅先生與急救醫療及消防團隊合影,感謝跨單位合作讓生命奇蹟重現。奇美醫院提供
台南市消防局義消傅健忠6月急性心肌梗塞,在就醫過程中心跳停止44分鐘,經奇美醫院醫護人員與救護人員連手搶救,幸好救回一命,如今已康復出院。他今(13日)與急救團隊一起分享當時過程,感性說道,至今仍記得急救時被壓胸、電擊的感覺,現在更珍惜活著的每一天。
奇美醫院今日上午舉辦「重啟心跳・擁抱新生」心跳停止康復者與急救團隊團聚分享會,邀請4位心跳停止(OHCA)成功康復的病友與家屬回醫院與消防局救援人員分享心路歷程。
52歲的傅健忠表示,自己是義消,6月某天早上突然覺得胸痛,覺得很不對勁,主動打119求助,到院後確診急性心肌梗塞,心臟一度跳停44分鐘,經搶救與啟動迷你葉克膜,才順利搶回一命。
傅健忠分享,他至今仍記得在急診室接受壓胸、電擊急救的感覺,不過,接下來就失去意識,再次醒來已經是20多天後,後來知道自己心跳停了44分鐘被救回來,可能變成植物人等險境,現在格外珍惜能活著的每一天,接下來會持續復健,繼續擔任義消,回饋社會。
奇美醫院急診醫學部醫師陳韋廷則回憶,急救團隊在傅健忠到院前,就已備好相關醫材和藥物,當時,患者在急診等待心導管團隊時發生心律不整引發的心跳停止,團隊趕緊啟動葉克膜急救並完成緊急心導管治療,將阻塞的冠狀動脈打通,轉至加護病房治療後康復出院。
陳韋廷解釋,急性心肌梗塞搶救除了前端需搶時間之外,接手的心導管等治療即時銜接也是關鍵。
奇美醫院急診醫學部緊急醫療系統科主任蔡長志表示,心肌梗塞是常見的猝死原因之一,民眾若出現胸痛、胸悶或急喘等危險警訊都要特別注意,他強調,不少患者平時生活正常,發病時卻突然倒下,救命時間也很短,不能輕忽。
奇美醫院副院長湯宏仁說明,這場活動旨在實踐生命之鏈(Chain of Survival) 最後一環「心理支持」。透過這場溫馨的團聚,能讓醫護與消防人員能親眼見證病人康復,獲得精神上的鼓舞,也幫助他們減緩長期急救工作的壓力與倦怠。同時藉由病友真實的故事,向社會大眾傳遞急救與急重症醫療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