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湧入搶打流感疫苗的民眾。台中醫院提供
藝人大S(徐熙媛)流感併發肺炎猝逝,間接帶起國內流感敏感度,瘋打疫苗同時擔憂疫苗短缺告急。整合醫學專科醫師姜冠宇今(5日)呼籲,近3個月有明顯症狀且痊癒者,包含長者在內,因有相對強免疫力可先不跟上恐慌列車接踵疫苗,另外,他也針對民眾詢問是否能用肺炎鏈球菌疫苗替代流感疫苗給出解答。
姜冠宇稍早在臉書上說明,現在流感疫苗可能偏短缺之下,他傾向建議近三月內已經經歷過明顯症狀而痊癒者,可以先不跟上恐慌列車接種,這包含長者,因為此類人擁有相對強的免疫力,面對流感相對不危險。
姜冠宇提到,不過,對於需要出國、出差者,或大量面對人群且體質脆弱者,還沒感染且開工,遇到沒有疫苗的狀況可能比較麻煩,現在他服務的醫院,公費、自費流感疫苗都沒有了,「那我手上有評估因為工作型態真的需要打的,沒得打,這樣就不太對捏,」他強調,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也對自己的生活狀況最理解。
另外,有民眾提問「可否打肺炎鏈球菌疫苗替代?它可防流感重症嗎?」姜冠宇直言,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對防止大S這類狀況其實不太有幫助。
他解釋,肺炎鏈球菌是所有非典型肺炎(及含流感、新冠)感染並發展為重症之後頭號「趁火打劫」的細菌,所以肺鏈疫苗是幹掉趁火打劫者用的,「肺鏈疫苗帶來的防禦,與流感浸潤形成重症的過程無關,你就想成還是會重症,只是重症後少個11%掰掉的機會,故這是對長者照顧有幫助,但對出國者,和偏年輕體質會急速惡化者沒什麼幫助。」
至於「是否事先準備抗病毒藥物?請醫師找個理由幫我開?」的問題,姜冠宇認為,除非病患是真的陽性、或症狀真的像(有時驗僞陰),「事先準備不是好的想法」。
姜冠宇提到,為何黴漿菌在亞洲為何吃抗生素很多都無效?就是醫師們都不太驗,未必是黴漿菌就直接投與抗生素,「結果兩岸三地抗藥性,大致落在七成~七成耶,抗病毒藥物作為管制的意義就在這裡,想想看真正有危險的人,好不容易症狀開始48小時內服用抗病毒,結果克流感無效的窘境嗎?」
姜冠宇呼籲,名人事件都會給我們一些衝擊和提醒,但是它不應該讓我們陷入恐慌和爭奪,我認為台灣社會一直需要的,是理性的思考和宏觀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