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大校長籲教育部修法推「學碩一貫學程」 助生涯規劃、吸引境外生

    2025-10-18 16:11 / 作者 陳怡穎
    台灣大學校長陳文章。李政龍攝
    教育部近期鼓勵國立大學擴大碩士班招生25%名額,台灣大學校長陳文章今(10/18)日於校務會議後受訪表示,面對少子化與國際人才競爭,建議教育部修正《大學法》,推動「學碩一貫學程」,讓學生能以五年完成學士與碩士學位,有助招收境外生的同時兼顧我國學生職涯規劃。

    陳文章指出,目前大三學生雖可申請提前進入碩士班,但程序繁瑣,且仍須依「四年學士+兩年碩士」的架構完成學程,難以形成真正的一體化教育。他認為,若能修法開放「學碩一貫學程」,讓學生從大學階段開始連貫修習研究課程,將更有效率地整合教學與研究資源,也能提升國際學生報考誘因。

    陳文章舉例,許多學生在大二、大三便投入專題研究,然而多數人後續還是要透過碩士班甄試等管道進入研究所,一般都要4加2年,且入學程序相對繁複,不利學習連貫。

    面對各國都在搶人才的激烈競爭,陳文章建議台灣應建立跨部會協調機制,例如成立「產官學諮詢委員會」,每季定期開會,整合分散於各部會的政策與資源,集中推動高階人才培育與留任策略。

    陳文章也說明,台大正推動「高中生進階課程五年試辦計畫」,首年與建中、北一女、師大附中、中山女中、成功高中合作,共有134名高二學生參與修課。修畢課程者將獲發修課證明,入學後可依學系規定申請抵免大學學分。

    他強調,這些課程比照大學一年級課程設計,未來若成果良好,將逐步擴及更多高中,並與新竹、台南、高雄等地大學合作,讓學生「就近進修、提前銜接」。

    針對最新THE世界大學排名中,台大在教學與研究「聲望分數」偏低(教學15%、研究18%),陳文章坦言,雖然台大在產學合作、論文表現均具競爭力,「聲望不高是事實。」不知道THE都是發給哪些企業主或學術機構做調查,國家大小可能也有關係,為了增加大家對台灣的印象,「我們要做對世界有影響力的研究,讓研究成果被更多國際引用。」
    陳怡穎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