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高中生升學壓力仍是教育改革目標。資料照片,陳品佑攝
台灣升學體制愈趨多元,但有民眾認為學生學習壓力大,長期睡眠不足恐延伸許多問題,遂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發起連署,希望將「國高中生上課時間縮短為早上10點至下午4點」,9日提案至今(9/15)上午九點,已有10123人附議,順利通過門檻。依據平台規定,主管機關教育部須在11月14日前正式回覆。
提案人「小貓」9日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發起連署,希望能「全面移除非必要多元課程,將國高中生上課時間縮短為10:00-16:00」。
他解釋,現行上課時間是早上8點至下午4點,是為了配合家長上下班時間,但國高中生有能力自行通勤上下學,應已學生利益為主,他認為,新提案可以有效改善學生睡眠品質與時間,成就更好的學習效率,也可以避免慢性睡眠剝奪導致學習效率大減、憂鬱情緒增加、自傷自殺風險提升,並讓學生有更多學生進行個人興趣探索、製作學習歷程、進行社交活動、從事健身運動、專心讀書學習。
網友們在提案下進行討論,有部分人贊同,「不如把沒有意義的課程拿掉,只留實用的,之後出社會用的到的課,如果遇到緊急情況該怎麼應對 或讓學生好好休息做自己想做的事」、「其實有些老師也知道他們這些課沒什麼用,也都隨便教,根本是浪費時間,還不如全部都上主科然後縮短上學時間,讓學生有更多時間睡覺成長。」另有人反對,「延後上課時間對於睡眠品質、學習效率及學生精神層面上並無直接影響,晚上課並不代表學生會早睡」、「沒有立論根據和配套措施」。
相關連署截自今日上午9點,已有10,123人附議,已跨過連署門檻,教育部依法應在60日之內正式回覆,推算時間為11月14日。
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教育部對此回應,該案涉及地方政府權責,將依照「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實施要點」彙整資料後送交國發會,並邀請相關專家學者等研議討論,在時間內內給出具體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