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體育班、場地管理權責難分?教育部:未來與運動部設溝通平台

    2025-07-10 12:25 / 作者 吳尚軒 / 記者
    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於嘉義舉行,會中地方主管也對於未來體育班、運動場地管理權責感到疑慮。教育部提供。
    運動部將成立,對於未來學校體育班、校園運動場地管理,地方教育局處擔憂權責不清,教育部政務次長張廖萬堅今(7/10)日則說明,過去也曾思考體育班全歸運動部主責,但考量到人事及校安通報等因素,因此仍有部分由教育部管轄,未來雙方也會有學校體育溝通平台,每2個月或每季溝通重大事項,場地會勘也都會派代表。


    運動部將於9月9日成立,全國教育局局處長會議今日於嘉義市登場,會中也針對未來學校體育相關業務權責歸屬進行說明。體育署組長蔡忠益表示,未來體育教學器材與場地、校園開放使用都歸教育部主責,但專項訓練及辦理賽會所需場地及器材、專業體運團體租用學校場地則歸運動部。

    體育班部分,蔡忠益說明,學科課程、師資員額、學生管理與校園安全通報及一般體育課仍屬教育部國教署業務,地方政府設立體育班、調整等權責不變,但相關法令,如《體育班設立辦法》,若有疑義時則由運動部負責;運動績優升學管道名額、考試簡章跟結果發布,由教育部主管,但過程中專業部分,比如認定賽事成績是否符合升學規定,則由運動部負責,此外學生體適能檢測、全中運及高中以下學生聯賽也是由運動部推動。

    學校專業運動教練部分,蔡忠益表示員額聘用仍屬地方政府權責,員額退休撫卹及校安通報也由教育部統整,運動部則負責教練資格審定、任用待遇及考核管理;游泳課部分,包括師資、守望員、救生員經費未來由國教署協助,水域安全宣導由運動部承接。

    適應體育部分,蔡忠益談到,特教學校體育課程,或幼兒園體能活動之融合教育都是國教署負責,運動部則會成立適應運動司,在適應體育基礎上推動適應運動,目標是朝向社區也能推動適應體育,讓所有身心障礙民眾都能有運動人權,而相關輔具也由運動部負責

    不過會中也有局處長質疑,體育班人事、管理由教育部負責,法規卻由運動部主責,是否能夠單純化?台南市教育局長鄭新輝則另外對場地指出,實務上如全中運等競賽,仍是使用學校場地,但在地方上,體育局處往往難以協調學校,希望進一步釐清場地

    教育部政務次長張廖萬堅則表示,過去協調時也曾思考,是否體育班全歸運動部主責,但考量校安事件通報仍要由學校管理,專任運動教練員額與撫卹也是學校編制,因此還是由教育部處理,避免多頭馬車。

    張廖萬堅也談到,未來教育部、運動部也會有跨部會的學校體育溝通平台,每2個月或每季溝通重大事項,業務人員平時也會定期聯繫,場地會勘也會兩部會都派代表,他並建議運動部成立後,要每年與全國體育局處長舉辦會議與研習進行溝通。

    體育署長鄭世忠也表示,體育是教育的一環,所以相關業務無法完全脫離給運動部,而他也呼籲,各縣市繼續把體育教學的預算由教育局編列,而非體育局處,才不會犧牲體育課相關教學權利。
    吳尚軒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