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野犬有一對大耳,豎起時形如蝙蝠;圖為自南非到烏干達的非洲野犬。路透社
非洲國家烏干達日前自南非「進口」8隻珍貴的「非洲野犬」,此為是瀕危動物,全球剩不到6000隻,在烏干達野外銷聲匿跡數十年,已屬「功能性滅絕」。路透社報導,其中一隻野犬9月宣告懷孕,烏干達也將迎數十年來首隻當地出生的幼崽。
「非洲野生動物基金會」指出非洲野犬(African wild dog)有著斑紋皮毛,尾巴尖端為白色,群起狩獵時會豎起尾巴打信號,白色尖端在植物掩映間相對明顯,猶如利用信號旗幟溝通;牠們還有一對如蝙蝠般大耳,有絕佳聽力,大耳也有助調節體溫。牠們是高明獵手,遭牠們鎖定的獵物少能逃脫。
路透社報導,8隻來自南非的非洲野犬落腳烏干達CTC保育公園(CTC Conservation Park),保育公園執行董事普萊斯(Thomas Price)說:「在烏干達,牠們不僅是瀕危物種,嚴格來說已功能性滅絕(functional extinction)。」
烏干達在非洲野犬消失約半世紀後,重新迎回8隻非洲野犬。路透社
「功能性滅絕」指物種在自然條件下,種群數量少到無法維持繁衍的狀態,或最後的生殖配對(couple)消失,即便還有同性個體也無法存續,簡言之,即物種之生殖歷程終止。
普萊斯說當地非常偶爾能看到1、2隻:「但幾十年來,烏干達從未見過任何築巢活動。所以可以肯定,這裡已經沒有功能性族群了。」
非洲野犬尾巴尖端為白色,群起狩獵時會以搖動尾巴互相溝通。路透社
路透指非洲野犬全球數量少於6000隻,「非洲野生動物基金會」估計約6600隻,根據基金會,非洲野犬有著斑紋皮毛,尾巴尖端為白色,群起狩獵時會豎起、搖動尾巴互相打信號,作用如旗幟;牠們是高明的獵者,一般遭牠們鎖定的獵物少有逃脫機會。
9月一隻非洲野犬宣告懷孕,普萊斯說:「非洲野犬以前就在這裡(烏干達),所以我們不需要做任何調整。即使這幾隻來自南非,兩地氣候也非常相似。這裡是非洲野犬的自然棲地,牠們適應得很好,沒有任何問題。」
烏干達在非洲野犬消失約半世紀後,重新迎回8隻非洲野犬。路透社
非洲野犬在烏干達從「功能性滅絕」到有8隻,但這與他們能在野外安然生活仍有很大距離,烏干達野生動物部門官員漢吉(Bashir Hangi )說:「我們面臨著許多挑戰,盜獵、棲息喪失、人與動物衝突、氣候變遷、保育經費等。我們在社區進行大量教育宣傳工作。」
烏干達在非洲野犬消失約半世紀後,重新迎回8隻非洲野犬。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