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防衛大臣小泉進次郎(右)11月22日與沖繩縣石垣島石垣市市長中山義隆(左)進行會談。翻攝小泉進次郎X
日經亞洲週日(23日)報導,應對「台灣有事」可能的戰爭狀況,日本政府將在靠近台灣的石垣島、宮古島等地區興建地下避難所,備足2週的生存資源,讓當地日本民眾可以在中國轟炸之下避難。
這是日本防衛大臣小泉進次郎週六(22日)訪問宮古島和石垣島,與當地市長討論加強防禦的方法。
到目前為止,日本對於這些靠近台灣的沖繩先島群島地區的戰時計畫,是儘快撤離當地居民。但是在實際狀況下,由於天候等因素,撤離方案不見得能夠完整實施。
報導說,宮古島市長嘉數登告訴小泉進次郎,光靠市政府都難以確保足夠人員來支援那些無法自行撤離、有特殊需求的居民。直接在當地建設地下避難所能為無法及時撤離的居民提供安全避難地。
具體的防空洞興建計畫,報導中指出,包括在在宮古島市把一個地下停車場改建後成為可容納多達500人的避難所,預計將在2027財政年度或之後完工。
此外,距離台灣僅約110公里遠的與那國島的鎮公所地下,也計畫興建一個可容納約200人的地堡。與那國島預計將部屬日本飛彈部隊,美軍也會在日本西南靠近台灣的多個小島部署前進部隊。這些都可能在「台灣有事」時成為中國轟炸攻擊對象。
報導中指出,相較南韓,日本對於可能遭受的空襲準備並不充足。截至去年4月,日本指定逾5.8萬個臨時避難所,但這些避難所不到4000個位於地下,地下能庇護的人口不到總人口的5%。
南韓則設有逾1.7萬個地下避難所,約可容納三倍的南韓總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