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一文看懂】高市早苗「台灣有事」發言引中國激烈反彈 緊張脈絡全解析

    2025-11-15 11:37 / 作者 李寧怡
    高市早苗「台灣有事」發言引發中國激烈反彈。圖為10月31日她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南韓APEC峰會期間會談。取自高市早苗X帳號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言論引發中國強烈反彈,至週五(11/14)深夜,中國更呼籲公民避免前往日本。有學者指出,這是北京的「老牌戰術」,要讓高市早苗因涉台言論付出代價。但也有學者認為,一連串的衝突升級對高市早苗身為首相不會有太大影響。

    中國駐日大使館週五深夜發布通知,稱日本今年發生「多起在日中國公民遇襲事件,部分案件迄未偵破,中國公民在日本安全環境持續惡化」,日本領導人又「公然發表涉台露骨挑釁言論,嚴重惡化中日人員交流氛圍,給在日中國公民人身和生命安全帶來重大風險」。

    通知稱,中國外交部與駐日使館「提醒中國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已在日中國公民密切關注當地治安形勢,提高安全防範意識,加強自我保護」。

    紐約投資銀行研究機構Evercore ISI中國研究部董事總經理王浩寧(Neo Wang)向彭博新聞表示,這是北京的「舊有戰術」,「利用中國旅客的消費能力,提高高市早苗近期對台灣的相關言論及其態度所需付出的代價,希望藉由日本國內的壓力,使她在涉及中國的敏感議題上更為謹慎。」

    根據日本觀光統計資料,今年前9個月有將近750萬名中國旅客赴日,占外國觀光客總數近四分之一。

    高市早苗發言與中方回應

    高市早苗7日在眾議院回應質詢時稱,如果「台灣有事」(發生緊急狀況)伴隨對方使用武力的情況,可能構成日本安全保障法制中可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不過仍要看實際發生的個別具體情況。

    她後來表示,上述發言是依照政府的既有見解,不會撤回或取消,但也強調這是基於最壞情況的假設性答辯,不會定為日本國策,今後也將謹慎避免明確表態。

    高市發言後,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8日在X平台發文,激烈表示「那顆主動衝過來的骯髒頭顱,應該毫不猶豫斬掉」,引起日本輿論強烈反彈。薛劍隨後刪文,但中方並未道歉,指責「部分媒體刻意炒作薛劍的貼文」是錯誤之舉。

    中方也繼續升高回應力道,外交部發言人林劍13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如日方膽敢武力介入台海局勢,將構成侵略行為,中方必將「迎頭痛擊」。

    雙方互召大使 中方多次揚言「斬首」、「迎頭痛擊」

    至14日凌晨,中國外交部再發新聞稿,稱副部長孫衛東已於13日「奉示召見」日本駐華大使金杉憲治,就高市早苗的「錯誤言行」提出嚴正交涉。

    14日稍晚,中國國防部也發布新聞稿,警告日本若「膽敢鋌而走險,甚至武力介入台海局勢,必將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銅牆鐵壁面前碰得頭破血流,付出慘痛代價」。

    日本外務省14日也召見中國駐日大使吳江浩,針對薛劍的言論表達強烈抗議,要求中方採取適當行動。吳江浩也在當天「奉示約見」日本外務事務次官船越健裕,稱高市涉台言論超越中方紅線,且拒不收回,「完全是誤判形勢、不自量力」,若日本武力介入台海局勢,中方必將「迎頭痛擊」。

    中國官媒也猛烈攻擊高市,《人民日報》週五在社論批評高市的談話是「為日本軍事擴張尋找藉口,蘊藏著軍國主義死灰復燃的危險苗頭」。

    《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也在社群媒體發文,稱高市是「東北亞出現的巫女」,又說她是「仇恨的散播者」,還宣稱「中國砍入侵者頭顱的戰刀已經磨得十分鋒利,日本軍國主義如果願意來台海為我們祭刀,我們將成全他們」。

    中國學者:北京意在迫使日本重返「戰略模糊」

    中國海頤智庫日本研究中心主任陳洋向新加坡《聯合早報》表示,孫衛東和吳江浩分別召見日本官員時,都採用「奉示召見」的罕見說法,表示中國對高市言論發出「黃牌」警告。

    他也指出,中國官媒作出「定性式警告」,意在為日本政界畫出紅線,迫使日本重回「戰略模糊」。

    東京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衡奕匡(Heng Yee Kuang)則向法新社表示,高市早苗的談話可能是「出於個人傾向」,意在展現更強硬的姿態。但他認為,高市更明確的表態雖可增強嚇阻力,但另一方也必須保持微妙平衡,「讓對方無法完全看透底牌」。

    美學者:對高市早苗影響不大

    天普大學日本校區亞洲研究與歷史教授金斯頓(Jeff Kingston)向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表示,雖然過去曾有安倍晉三等日本前首相在卸任後發表過類似談話,但現任首相公開確認日本將如何因應「台灣有事」,高市早苗是第一人。

    但金斯頓認為,這些情勢對高市本人可能影響有限;外界早已普遍預期她會在台灣與其他議題上與北京發生摩擦。

    金斯頓表示,中國的強硬反擊只會提升高市在日本保守陣營中的聲望,也可能為她與美國總統川普的關係加分。他指出,高市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不會傷害美日關係。

    澳洲外交政策智庫「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東亞資深研究員馬利德(Richard McGregor)則表示,高市的台灣相關談話雖引發日中之間的緊張關係升高,但不至於構成「災難性事件」。

    他表示,中方視台灣問題為「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會強烈反應不令人意外;而高市雖然想展現對國家安全的堅定立場,「但不代表她希望與中國直接對抗」。
    李寧怡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