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廣播公司BBC因不當剪輯川普演說「陷入數十年來最嚴重危機」。路透社
英國廣播公司(BBC)近日一份內部檢討文件外洩,報告指出該台製作美國總統川普的一支紀錄片含不當剪輯,媒體指這間「享有盛譽的公共服務廣播機構」,因此事「陷入數十年來最嚴重危機」,川普週一(11/10)表示「有義務控告」BBC,之前揚言求償至少10億美元。
到底BBC在紀錄片動了什麼手腳?BBC如何處理?除了錯誤剪輯還有哪些問題?本文綜合《衛報》、《紐約時報》、「半島電視台」等報導,爬梳整起事件至今發展。
BBC問題出在哪兒?本月初英國媒體英國《每日電訊報》
披露一份BBC內部備忘錄部分內容,顯示BBC節目《廣角鏡(Panorama)》去年在美國總統大選投票日約1周前播出的紀錄片《川普:第二次機會?(Trump: A Second Chance)》,含有不當剪輯。
紀錄片只用川普2021年1月6日演說畫面,川普似乎煽動、鼓勵支持者衝進國會大廈暴亂。紀錄片中川普說:
「我們將走向國會大廈,我會與你們同在。我們戰鬥,我們拚死一搏。」
"We're going to walk down to the Capitol... and I'll be there with you. And we fight. We fight like hell."
然而川普當天的原話是:
「我們將走向國會大廈,為我們勇敢的參議員和眾議員歡呼,但其中有些人可能不會得到太多歡呼。」
"We're going to walk down to the Capitol, and we're going to cheer on our brave senators and congressmen and women, and we're probably not going to be cheering so much for some of them.”
2021年1月6日,川普在白宮前對支持者發表演說。他這段演說遭BBC不當剪輯,BBC總裁戴維和BBC News執行長圖內斯於2025年11月10日宣布辭職。美聯社資料照片
他是在說完上述這句話約50分鐘後,才提及了「拚死一搏」,且當時的主題是講美國大選的「腐敗」,他說:
「我們拚死一搏。倘若不拚死一搏,你們將不再擁有國家。」
“We fight like hell. And if you don't fight like hell, you're not going to have a country anymore,”
也就是說,BBC將川普批評選舉的言論,移花接木成他鼓勵支持者暴動、戰鬥、拚死一搏。目前,此紀錄片已無法在BBC線上觀看。
BBC的反應?揭露節目移花接木的備忘錄,由BBC「編輯指引及標準委員會(Editorial Guidelines and Standards Committee,EGSC)」前顧問普萊斯考特(Michael Prescott)撰寫,他於今年6月離職。
在媒體披露備忘錄部分內容後,BBC總裁戴維(Tim Davie)和BBC News執行長圖內斯(Deborah Turness)週日(11/10)下台。
戴維在給員工的信件中表示在任職5年後辭職「完全是我個人的決定」,他未提到《廣角鏡》,但說「雖然這並非唯一原因,但目前圍繞BBC新聞的爭論無疑促成了我的決定。」「總的來說,BBC表現不錯,但確實犯了一些錯誤,作為總裁,我承擔最終責任。」
BBC紀錄片不當剪輯川普發言的內部檢討報告曝光後,總裁戴維辭職下台。路透社
圖內斯2022年起擔任BBC News執行長,領導一支約6000人團隊,以40多種語言向全球近5億觀眾播出新聞節目。她此前曾任英國獨立電視網(ITV)執行長、美國國家廣播公司( NBC)新聞總裁等。
她在給員工的信件中表示有關川普紀錄片的爭議已達損害BBC地步,「作為BBC新聞與時事部門執行長,我對此負責」,「領導者必須負全責,這就是我辭職的原因。雖然犯下錯誤,但我必須明確指出,最近關於BBC新聞存在制度上的偏見的指控是錯誤的」。
2025年11月10日,BBC News執行長圖內斯因BBC紀錄片不當剪輯川普演說,辭職下台。路透社
BBC董事會主席夏哈(Samir Shah)週一(11/10)發表
聲明表示,關於影片剪輯的投訴已在今年1月、5月提交至BBC「編輯指引及標準委員會」,且將問題轉達給《廣角鏡》節目組。
夏哈聲明表示:「經審議,我們一致認為,對演講稿的剪輯方式,確實給人一種直接呼籲暴力行動的印象。 BBC對此判斷錯誤道歉。」夏哈承諾採取行動改革內部監督機制,包括加速及優化「編輯指引及標準委員會」流程,讓其監管範圍不限於新聞節目而是涵蓋所有BBC節目等。
英國文化大臣南迪(Lisa Nandy)週二(11/11)表示對BBC的相關檢討將於今年底前啟動。
其他對BBC指控這份揭露川普演說遭不當剪輯的備忘錄,同時指出BBC阿拉伯語頻道存在反以色列傾向,過度強調批判以色列,且在加薩走廊婦孺死亡人數、加薩饑荒等議題存在不實陳述。
備忘錄指出BBC英文版刊出19篇有關以色列人遭哈瑪斯擄為人質的新聞,阿拉伯語版卻付之闕如;而英文版批評以色列的文章,阿拉伯語版一篇也沒漏。
美國總統川普揚言控告英國廣播公司BBC,威脅求償至少10億美元。圖為BBC位於倫敦的辦公室。路透社
今年2月,英國廣播監管機構「通訊管理局(Ofcom)」曾指BBC一部關於巴勒斯坦兒童的紀錄片《加薩:如何在戰區生存(Gaza: How to Survive a Warzone)》違反公正規定,該片旁白為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運動組織哈瑪斯(Hamas)官員的兒子,紀錄片播出5天後下架。
今年7月,BBC內部調查認定該節目的編輯檢查「不夠積極主動」,且在播出前缺乏嚴格監督,在準確性方面違反了編輯準則。
不過BBC同樣被指控存在偏袒以色列傾向。去年11月,超過百名BBC員工
發表信件,指控BBC在加薩戰爭報導中有傾向以色列的偏見,「缺乏準確的、基於證據的新聞報導」,在對以色列行為究責時,「缺失基本的新聞準則」。這封信當時遞交的對象,正是本週下台的戴維和圖內斯。
備忘錄也批評BBC報導跨性別等議題「過於片面,缺乏平衡及客觀性」,以及不太推播關於非法移民、尋求庇護者的報導;在尋求歷史學者意見時,傾向找非專業學者,這些人提供的意見,對英國殖民主義、奴隸制度等進行了過於簡單化和扭曲的敘述。
問題出在哪兒《
衛報》指出BBC內部管理不善,是導致這場風暴的根源,而關鍵時刻未能及時反應、為自己辯護,又使事態不斷升級;巨大的政治壓力,則加劇這場危機。
曾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CBS News)任總裁,也曾為BBC董事會一員的史特林格(Howard Stringer)告訴《
紐約時報》:「他們(BBC)顯然認為與川普對抗很重要,但就此事而言,這反而給了川普可乘之機。」
BBC紀錄片不當剪輯川普發言的內部檢討報告曝光後,總裁戴維辭職下台。路透社
BBC電視新聞前主管莫西(Roger Mosey)接受BBC訪問時批評BBC對指控的反應「過於遲緩」,他說即使在不當剪輯一事站不住腳,BBC仍能對其他指控如跨性別議題等做出反擊,而非默不作聲。英國第4頻道前新聞主管伯恩(Dorothy Byrne)也批評BBC在剪輯演講時犯了「基本錯誤」,而且「道歉反應的時間過長」。
目前任職《衛報》的作家、政治評論人薩維奇(Michael Savage)說,整起事件已演變成不僅是不當剪輯的錯誤,而是圍繞此錯誤生成的政治運作。
薩維奇指出BBC董事會中的吉布(Robbie Gibb)在此事件中有特殊角色,吉布是梅伊(Theresa May)任英國首相時的唐寧街通訊主管,強生政府任命他進入BBC董事會。
2025年11月10日,BBC News執行長圖內斯因BBC紀錄片不當剪輯川普演說,辭職下台。路透社
雖只是BBC的13名董事之一,吉布卻是其中為數不多有新聞編輯經驗者(他曾創立媒體GB News),致力拓展BBC潛在商業收入,薩維奇說這讓吉布擁有較大的權力,外界指他試圖讓BBC往右翼靠攏。
吉布任命了《周日泰晤士報》前政治編輯普萊斯考特擔任標準顧問,引發BBC風暴的備忘錄正是出於普萊斯考特之手,《衛報》薩維奇指備忘錄指出的BBC問題,全都源於同一政治立場:指責BBC觀點過於自由派。
《紐約時報》指出,享有盛譽的BBC,正面臨幾十年來最嚴重危機,與其說是因川普演說的問題,不如說是一家公共廣播機構在政治和媒體嚴重分裂環境中運作,面臨難以化解的矛盾。
BBC飽受政治對手的攻擊,外界指責其長期存在偏見,在不當剪輯案中它被指偏向左翼;另外它因拿公共資金,常遭英國其他競爭媒體攻擊。其全球影響力,導致它數度惹外國政府不快,在英國國內又總淪為政爭中的操作議題。
美國總統川普揚言控告英國廣播公司BBC,威脅求償至少10億美元。圖為BBC位於倫敦的辦公室。路透社
曾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任總裁,也曾為BBC董事會一員的史特林格告訴《紐時》,BBC的敵人比CBS新聞多得多,「因為政府干預,而且英國報紙與BBC之間的競爭,遠比美國報紙激烈得多。」
英國保守黨黨魁巴登諾克(Kemi Badenoch)在BBC總裁戴維和BBC News執行長圖內斯下台後X平台
發文指BBC內部存在一系列「更嚴重的失敗,而且根源更深」。
她說新領導層現在必須對BBC文化進行真正的改革,從上到下,因為除非BBC能證明其真正的公正性,否則就不應該指望公眾繼續通過強制性電視許可費為其提供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