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6日,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第47屆東協峰會,各國領袖在開幕式上合影。美聯社
東南亞國協(ASEAN)今天(10/26)起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為期3天的年度峰會,開幕就迎接東帝汶成為第11個成員國。《日經亞洲》一文指出,儘管東帝汶的加入,使東協終於涵蓋了整個東南亞區域,但該集團的發展、甚至團結,都面臨著嚴重考驗,至少可以歸類出5大問題。
民主程度東南亞國協1967年成立,最初只有5個國家: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後來汶萊、越南、寮國、緬甸陸續報到,1999年柬埔寨加入後,睽違26年才迎接東帝汶。
東協各國的民主經常受質疑,除了越南共產黨、緬甸軍政府,今年8月下台的泰國總理貝東丹,是其家族出的第3個總理,泰國軍方把持憲法法院,17年來5度將總理撤職,且泰國仍有冒犯君主罪;新加坡的威權民主雖然樹立成功典範,但也招致不少批評;馬來西亞信奉伊斯蘭教,政府近年越來越趨保守。
政治世家和世襲現象在東協各國是常態,例如柬埔寨前總理洪森在位39年後傳位其子洪馬內,和世襲沒兩樣;印尼現任副總統吉伯朗,是前總統佐科威之子;菲律賓現任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的父親是前獨裁者老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日經亞洲》指出,新成員東帝汶的民主程度很高,是東南亞唯一被美國監督組織「自由之家」評為「自由」的國家,雖然東帝汶經濟不怎麼發達,但它的民主自由或許有助於促進東協形象。
但是,沒有經濟實力,東帝汶很難有影響力。東協生產總值(GDP)3.8兆美元,印尼佔1.4兆美元,相較之下,GDP僅約20億美元東帝汶只會是個小角色。
2025年10月26日,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第47屆東協峰會,簽署東帝汶加入東協宣言,東帝汶總統霍塔(左起)、大馬首相安華、東帝汶總理古斯茂同台。美聯社
內部衝突東協主打經濟貿易,對成員國之間的衝突通常避免選邊站,常以靜默外交、聽取聯合國指示來應對。近年唯一引發東協對成員國國內事務稍為表態的狀況,只有2021年緬甸軍事政變,但除了不邀緬甸軍政府參與峰會,實際上也沒多大抵制行動。
泰國與柬埔寨今年爆發邊境衝突,在馬來西亞居中調解下,將在本次東協峰會上簽署和平協議。馬來亞大學副教授邱穎慧(Khoo Ying Hooi)表示,泰柬衝突考驗了東協處理內部爭端的能力,馬來西亞出面斡旋,顯示東協也開始意識到,內部衝突放著不解決,最終可能破壞共同建設。
然而,邱教授也指出,東協的干預仍側重於緩和局勢,並非解決問題,因此這種發展方向仍然不夠均衡。
犯罪基地英國諾丁罕大學(University of Nottingham)馬來西亞分所榮譽研究員魏爾希(Bridget Welsh)提到,馬來西亞此次吸收東帝汶加入、調解泰柬衝突,固然值得稱讚,但東協的治安漏洞早已大大傷害東南亞的名聲。
惡名昭彰詐騙集團據點「KK園區」,位於緬甸妙瓦底;聯合國官員稱妙瓦底為東南亞規模最大的詐騙集團據點,可能也是全球最大。圖為2025年2月。路透社
馬來西亞擔任今年的東協輪值主席,魏爾希說,這期間,東南亞「全球詐騙中心」深植人心,跨國犯罪使東協失去法治公信力。
馬來西亞提出的主席聲明草案裡提到,「高度關注涉及強迫犯罪和人口販運的網路詐騙和犯罪問題」,呼籲持續打擊這些犯罪,但話說得籠統,具體怎麼做沒人知道。
這就回到東協各國無法處理成員國內部失能的問題。詐騙園區以緬甸最多,還有泰、緬、寮國邊境的「金三角」地帶,加上柬埔寨的西哈努克且不論這些國家政府是否有意認真打擊詐騙,如果無法進行有效的跨國協調,想根除詐騙和人口販運,基本上很難。
而緬甸政變至今4年多了,東協各國對緬甸軍政府還卡在立場分歧的狀態。
川普關稅除了內部問題,東協也面臨國際上的經濟風暴,川普關稅將讓東南亞經濟成長放緩;數個經常被中國作為洗產地的國家,例如越南,將會遭遇嚴峻挑戰。
2025年10月26日,美國總統川普抵達吉隆坡國際機場,在馬來西亞首相安華迎接之下,川普開心回應馬來西亞準備的舞蹈表演。路透社
英國諾丁罕大學馬來西亞分校副教授巴頓(Benjamin Barton)指出,區域組織的成員國越多,落實一體化就越困難,面對川普關稅,如果東協成員國只掃門前雪,經濟整合可能失去動力,「要是供應鏈韌性和數位合作上沒有進展,東協的團結就只是紙上談兵」。
中國野心在地緣上,東協數個國家都須面對中國在南海的行動,中國聲稱的九段線基本上與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汶萊、印尼都有主權聲索衝突,其中又以與美國關係密切的菲律賓首當其衝。
東協仍在與中國談判《南海行為準則》,這提案最早從1996年就開始了,至今還沒結果,而且進度停滯。
馬來西亞提出的主席國聲明草案,重申要「增加互信、保持克制」,不採取會導致問題複雜化而影響和平穩定的行動,這和5月份東協峰會時提出的說法如出一轍。馬來西亞首相安華對此表示,會繼續談判,「時間就是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