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韓美將迎來「最終關稅協議」? 南韓產業部長、總統府政策室長明訪美

    2025-10-15 12:11 / 作者 李鎮宇
    2025年7月31日,南韓民眾在位於首爾的美國大使館前,抗議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路透社資料照
    據南韓媒體今天(10/15)報導,南韓今年7月承諾對美投資3500億美元,但在具體執行上,南韓仍擔憂引起外匯市場不安,因此持續與美國協商,最新消息指出,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長金正官,與總統府政策室長金容範,將於明天訪問美國,預計是美國總統川普訪韓前,最後一次協商機會,外界也在關注,是否能達成最終版的關稅協議。

    據韓聯社報導,南韓與美國近來的關稅談判,圍繞在3500億美元(約10.7兆元台幣)對美投資方案的細節,最新消息指出,南韓總統府政策室長金容範,與產業通商資源部長金正官,明天將啟程赴美,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舉行會談。

    今年7月30日,韓美達成關稅協議,美方將南韓進口品的對等關稅,從25%調降為15%,作為交換條件,南韓承諾對美投資3500億美元。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峰會將於本月底在南韓召開,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預計訪韓,與南韓總統李在明舉行會談,因此這次南韓兩位高階官員的赴美協商,可能是雙邊峰會舉行前,最後一次突破僵局的機會,外界也相當關注,這次能否談成最終版的韓美關稅協議。

    在韓美關稅談判中,金正官是韓方的首席談判代表,他曾在9月11日與10月4日,在紐約兩度與盧特尼克會談。知情人士透露,在9月會談時,金正官向美方提出「貨幣互換協議」的修正方案,在10月初會談時,對於韓方提出的外匯市場不安問題,盧特尼克表達理解,並暗示美方立場出現變化。

    南韓外交部長趙顯本月13日在國會中也表示:「美方目前提出新的替代方案,正處於討論階段。」

    報導指出,目前協商的關鍵,就在於3500億美元的對美投資方案,韓方在「負擔能力」以及「外匯市場不安」等方面仍有顧慮,得看美方是否會做出回應,達成雙方能接受的條件。

    韓國貿易協會國際貿易通商研究院長張相植(장상식,音譯)表示:「韓美供應鏈合作雖然引發中國反彈,但這反而凸顯兩國合作的重要性,從這方面來看,美國如果想與韓國一起向前,必須更加顧慮韓國的難處,這也是韓方在談判中可運用的一項籌碼。」
    李鎮宇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