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中部實皆省民眾10月6日晚間舉行和平示威,遭軍方以動力滑翔傘投擲炸彈,至少24人喪生。圖為案發後現場景象。翻攝X平台
緬甸軍方6日晚間在中部實皆省昭烏鎮(Chaung U)的一場佛教節慶活動發動攻擊,朝反政府示威者投炸彈,至少造成24人喪生,47人受傷。
流亡政府一名發言人告訴英國廣播公司(BBC)緬甸語組,軍方一架動力滑翔傘向示威人群投下2枚炸彈,當時現場約有100人。
《印度時報》則稱,至少40人死亡,80人受傷。
6日晚間的燭光守夜,是以和平方式抗議軍政府徵兵制與即將舉行的全國大選,並呼籲釋放包括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在內的政治犯。翁山蘇姬領導的政權在政變中被推翻,她也因此入獄。
自2021年緬甸軍方發動政變奪權以來,已造成數萬人喪命、數百萬人流離失所,引發軍方與武裝抵抗團體及少數民族民兵的內戰。軍方一度失去超過半數國土的實質控制權,如今又透過血腥攻襲與密集砲轟,奪回不少領土。
6日遭軍方轟炸的地點戰事關鍵區域實皆省(Sagaing)。政變後為對抗軍政府而成立的志願民兵「人民防衛軍」(PDF)控制當地大部分區域,並負責地方行政。PDF一名官員告訴BBC緬甸語組,他們在6日集會期間曾接獲可能發動空中攻擊的情資。
該名官員說,他們試圖盡快結束抗議,但動力滑翔傘比預期更早抵達現場,整起事件在7分鐘內發生。該名官員腿部受傷,身旁有人當場喪命。
當地居民表示,轟炸發生後,現場遺體幾乎無法辨識。一名協助籌辦活動的女子告訴法新社,「有的孩子被炸得支離破碎」。女子當時不在現場,但7日出席葬禮,並補充說民眾仍在「收集遺體殘骸」。
國際特赦組織7日發聲明指出,軍政府動用動力滑翔傘攻擊民眾,是「令人不安的趨勢」的一部分。BBC緬甸語組近期報導,在飛機與直升機不足的情況下,軍政府改用動力滑翔傘發動攻擊的情況日益增加。
近年來的國際制裁,讓緬甸軍政府更難取得軍事裝備。不過,分析人士指出,中國與俄羅斯提供的先進無人機和軍事技術,讓軍政府在戰場上取得新的優勢。
國際特赦組織緬甸研究員佛里曼 (Joe Freeman)表示,這次攻擊「應該視為殘酷的警訊,顯示緬甸平民亟需保護」。他並呼籲本月26至28日將召開的東協峰會「加大對軍政府的壓力,並修正近5年來未能幫助緬甸人民的做法」。
緬甸預定於今年12月舉行自2021年政變以來的首次大選。但批評者指出,選舉既不自由也不公平,目的只是延續軍政府統治。許多反對黨已遭取締,受戰事影響,投票很可能只在緬甸的半數地區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