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一文看懂】普丁在上合峰會的大任務:鞏固俄中印「能源三角」

    2025-08-31 10:23 / 作者 林宜萱
    2024年10月2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左起)、俄羅斯總統普丁和印度總理莫迪在俄羅斯喀山舉行的金磚國家峰會。路透社
    中國今天(8/31)在天津舉行為期兩天的上海合作組織(上合組織)峰會,十多國領袖齊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迎接俄羅斯總統普丁、印度總理莫迪,是他們三人繼去年10月在俄羅斯喀山的金磚峰會後再次聚首,不過今年川普回鍋美國總統後,局勢大不相同;對普丁來說,要讓俄中印關係更緊密,能源是最好、也是對俄國最重要的賣點。

    《彭博新聞》報導,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遭西方制裁後,與中國、印度的關係變得更密切,形成了一個權宜之下的「能源三角」;俄國更依賴中國來採購俄國能源,原本都向海灣國家採購石油的印度也趁俄油便宜之際,轉而進口俄國原油。

    據芬蘭的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Centre for Research on Energy and Clean Air),自2023年初以來,俄羅斯能源出口有一半以上是輸往中國和印度,第三是土耳其,再來就是歐盟(是的,歐盟還是有買俄國能源)。由於石油和天然氣是俄羅斯出口收入的主要來源,中國和印度對俄國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然而,有「能源三角」這基礎,不代表中俄印關係就會越來越好:印度對中國仍抱持質疑,中國對於過度依賴單一能源供應方也有設防。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副教授莊嘉穎表示,若「能源三角」想進一步發展,「中國必須贏得印度的支持,俄羅斯可能也會評估看看,該怎麼做才能讓印度覺得和俄國合作是值得的,畢竟印度採購俄國能源這一點,被美國拿來作為對印度課高關稅檯面上的理由」。

    對印度重點在石油

    《彭博新聞》引用國際能源總署(IEA)的數據來統計,今年1至7月,俄國平均每天對中國出口210萬桶原油、對印度出口190萬桶,如果可以維持這個水準,對俄國來說應該就夠了。

    中國的採購量短期內不大可能有變,普丁這次在上合峰會將更關注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的態度。美印貿易協議還未談成,印度拒絕開放農業市場,川普先以買俄油為由對印度課50%關稅,目前已生效,勢必打擊到印度經濟。

    2025年2月13日,印度總理莫迪訪白宮,與美國總統川普進行聯合記者會。路透社

    人口14億的印度正在拚經濟發展,需要大量能源,採購便宜俄油是最實惠的選擇,目前印度已有近三分之一石油進口是來自俄羅斯,加上俄羅斯從1970年代與印度就維持好關係,除了長期供應武器,印度1998年進行核試驗被西方制裁時,俄羅斯在外交上也給予了支持。

    然而,美國拜登政府時期大力拉攏印度,加上印度自己在對中國的地緣政治考量上也需要美國,美印合作增多,印度去年從美國進口的商品總額將近900億美元。

    川普拿俄油來作為對印度課徵高關稅的理由後,印度有計畫「稍微」減少採購俄由,但沒打算停止;印度今年上半年平均每天採購180萬桶,預計10月開始會減為每天140萬至160萬桶,那麼俄國就必須為那20萬至40萬桶油找其他買家。

    對中國重點在天然氣

    普丁這次見習近平,可能會想再推銷一下「西伯利亞力量2號」(Power of Siberia 2)天然氣管線。俄國希望藉由西伯利亞2號輸氣管,把原本供應歐洲市場的天然氣轉而供應中國,但經過多年討論,中國遲遲未答應。

    中俄2014年簽署了第一條西伯利亞力量管線的協議,此後持續進行天然氣合作。西伯利亞力量1號已於2019年投產,預計30年內向中國輸送價值4000億美元的天然氣,今年輸氣量上看380億立方公尺;中俄還有一條遠東線(Far Eastern Route)天然氣管道建設中,預計2027年投產,每年輸氣量100億立方公尺。

    2014年9月1日,俄羅斯總統普丁在烏斯哈欽(Us Khatyn)舉行的「西伯利亞力量」天然氣管道開工儀式上簽名。路透社

    但西伯利亞力量2號才是俄國最渴望的。這條管線預計全長2600公里,從每年可從亞馬爾半島(Yamal peninsula)輸送500億立方公尺天然氣給中國,能讓俄國填補其失去的歐洲天然氣市場約三分之一。問題在於中國不想要,每次俄國官方聲明說雙方已達成協議,中方聲明總是略過不提。

    哥倫比亞大學全球能源政策中心資深研究員唐斯(Erica Downs)指出,中國對天然氣進口的需求,比起過去10年的快速成長,目前已經放緩,因為中國國內企業已經提高天然氣產量,且中國再生能源產業成長極快,2024年中國進口的天然氣總量其實已經低於2021年。

    再加上國際近年的液化天然氣市場發展蓬勃,中國採購天然氣的選擇更多,不必簽下那種一綁就是幾十年的天然氣管線合約。若簽約進行西伯利亞力量2號管線計畫,中國天然氣進口就會過度依賴單一國家,中國政府不會想陷入這種局面。

    唯一的變數可能是川普。唐斯表示,若川普步步進逼,中國可能會重新考慮能源策略,「你可以想像,為了保障供應安全,中國也許就願意推進西伯利亞力量2號了,尤其是如果價格上還能拿到優惠的話」。

    俄國當然知道液化天然氣的市場。普丁這次也會評估,中國對於從「北極液化天然氣2號」(Arctic LNG 2)進口更多天然氣是否有需求,畢竟8月28日,一艘來自北極液化天然氣2號站的載運船首度停靠中國,讓這個願景看起來比較有可能實現。俄國的期望是2030年前能將液化天然氣海運出口量提高到目前的2倍,北極液化天然氣2號站是重中之重。
    林宜萱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