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9日,「西伯利亞力量」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的一處壓縮站,一名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員工正在檢查閥門。路透社資料照
儘管美國與中國仍在進行經貿談判,但日本媒體今日(8/26)報導指出,中國從美國進口的石油、液化天然氣和煤炭總量不到1公噸,接近「清零」,創下5年多來的最低水準。這可能預示著美中在能源方面脫鉤的長期趨勢。
《日經亞洲》根據研究公司CEIC發布的中國國家統計局數字顯示,中國自3月以來就沒有從美國進口液化天然氣(LNG),從6月份以來亦未從美國進口石油。包括煉鋼用煤在內的煤碳消費量,也從1月的約135萬噸驟降至5月份以來的每月少於1噸。
這並非中國首次幾乎完全停止購買美國能源產品。2019年底,由於美中貿易戰升級,中國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上一任期內,對美石油、液化天然氣和煤炭的進口量一度「歸零」,其後在雙方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國承諾購買更多美國商品後迅速回升。
但報導指出,最近的進口量下滑可能預示著長期趨勢,部分原因出於美中貿易談判陷入僵局,美國以遏制芬太尼(Fentanyl)等毒品為由對中國徵收的20%關稅仍在實施;中國同樣維持對石油、液化天然氣和煤炭的報復性關稅。
此外,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燃料價格飆升,促使中國更加重視能源安全。CEIC數據顯示,中國7月天然氣產量年增7.6%至216億立方公尺;中國從俄羅斯和中亞等市場進口的天然氣總量則成長4.8%至520萬噸。
中國同步增加對俄羅斯石油的購買量,7月份對俄油的進口量年增16.8%。分析師指出,中國可以從俄羅斯獲得廉價的石油和天然氣,但對液化天然氣等價格更高的能源興趣正在減弱,導致液化天然氣價格處於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