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設假的?日中軍事緊張升溫 兩國熱線2年多僅通過1次話

    2025-08-18 15:24 / 作者 朱紹聖
    2025年6月8日,一架從中國航空母艦「山東號」起飛的殲-15戰鬥機,在太平洋海域跟蹤日本海上自衛隊P-3C反潛巡邏機,逼近距離一度僅約45公尺。翻攝日本防衛省官網
    日本與中國的軍事緊張局勢加劇之際,日本媒體昨(8/17)晚披露,雙方於2023年3月開設防務部門的專用熱線以來,兩國防長僅通電話進行過1次禮貌性會談,迄今未曾發生作用,兩國的危機管理能力受到質疑。

    日本自衛隊與中國解放軍為避免海上與空中的偶發性衝突,兩國政府從2018年6月開始協商建立「海空聯絡機制」,「熱線」乃作為該機制3大支柱中的其中一個重要支柱。雙方於2023年3月開通熱線,透過雙方高層的直接通話,避免產生對各自意圖的誤判。

    然而,《朝日新聞》引述多名日本政府消息人士透露,該熱線設立1個半月後,時任日本防衛大臣濱田靖一和中國國防部長李尚福首次使用熱線通話約20分鐘,迄今未曾發揮作用。

    報導指出,去年7月,日本海自護衛艦「涼月號」誤入中國浙江省領海,遭中國軍方發射兩發砲彈警告,以及事隔1個月後,中國1架運-9(Y-9)情報收集機首次侵犯長崎縣近海的日本領空時,雙方均未啟動熱線溝通。

    此外,今年6月至7月間,日本海自P-3C反潛巡邏機及航自YS11EB電子偵察機在執行警戒與情蒐任務時,分別遭中國殲-15戰鬥機及殲轟-7戰鬥轟炸機「異常」近距離接觸。對此,日本防衛省官員稱,日方迅速透過熱線聯繫中方,希望安排高層會談,但強調「中方並未回應」。

    報導認為,熱線無法正常運作的原因,據稱是日方希望快速溝通,但中方安排會談則需要時間,雙方對運作機制的理解有差異。然而,如果這條應對緊急事態的熱線持續失靈,日中兩國都將繼續面臨發生意外衝突的風險。

    日本防衛省至今未公開兩國熱線是否有在使用,理由是基於「與中國的關係」。
    朱紹聖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