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7日,遭俄羅斯佔領的烏克蘭頓內茨克州城鎮馬林卡已如廢棄空城。路透社
美國總統川普15日與俄羅斯總統普丁會談前,曾提到以「領土交換」作為俄烏和平的條件。這在烏克蘭人聽來相當困惑,是指俄羅斯會用一部分領土來換取已奪取的烏克蘭領土嗎?
英國廣播公司(
BBC)報導,在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18日將赴華府與川普(Donald Trump)會面時,看來川普的想法中已不再存在「交換」的元素。
路透社稍早報導,普丁在阿拉斯加提出,要烏克蘭交出東部的頓內茨克(Donetsk)與盧甘斯克(Luhansk)兩州,換取俄羅斯凍結其他前線。據報導,川普有意施壓澤倫斯基接受條件。
頓內茨克與盧甘斯克合稱「頓巴斯」(Donbas)。俄羅斯2014年就對當地展開攻擊,2022年2月全面入侵烏克蘭後,盧甘斯克州已幾乎全由俄軍控制,頓內茨克州約30%仍在烏克蘭手中,包括數座重要城市與防禦工事,但烏克蘭為保住這30%,已有數萬人犧牲性命。
2025年8月2日,烏克蘭頓內茨克州德魯日基夫卡鎮遭俄軍無人機空襲後,許多車輛被炸得焦黑。路透社
礦業工業發達 強化烏克蘭認同頓巴斯地區的礦業與工業相當發達。烏克蘭歷史學者格里薩克(Yaroslav Hrytsak)表示,若這個地區拱手讓給俄羅斯,將是「悲劇」。
格里薩克向BBC表示:「這是烏克蘭的領土。這些地區的人民,特別是礦工,對於強化烏克蘭認同發揮了極大作用。」
他也表示,頓巴斯也孕育出「知名的政治人物、詩人與異議人士」,如今還有逾百萬流落他鄉的難民,「一旦這片土地歸屬於俄羅斯,他們就再也回不了家鄉了」。
烏克蘭歷史學者德里布尼齊亞(Vitalii Dribnytsia)則指出,頓巴斯曾是一個匯聚各行各業烏克蘭人的地方。「我們談的不僅是文化、政治或人口,而是人民」。
2025年5月8日,烏東頓內茨克城鎮康斯坦丁諾夫卡遭攻擊,一名住家被炸毀的男子瑟縮在瓦礫堆旁,等著搜救人員尋找他的母親。路透社
感覺無力、被遺棄 「不知還能撐多久」自2014年俄羅斯開始侵略烏東以來,至少有150萬烏克蘭人逃離頓巴斯。約有300萬名未逃離的居民目前生活在俄國佔領下,另有30萬人居住在烏克蘭仍掌控的區域。
接近前線的生活早已危險重重。55歲的軍隊隨軍牧師波里洛(Andriy Borylo)表示,上週末就有砲彈就落在他家旁邊。
波里洛住在頓內茨克州飽經戰火蹂躪的斯拉夫揚斯克(Sloviansk)。他說:「這裡的情況非常困難。大家都感到無能為力,覺得被遺棄。我不知道我們還能撐多久。必須有人保護我們,但會是誰呢?」
波里洛表示,他一直關注阿拉斯加峰會的消息:「我認為川普必須負責,而不是澤倫斯基。」但他感覺「他們正在剝奪我擁有的一切」,痛斥「這是背叛」。
澤倫斯基一再強調,烏克蘭不會為了和平割讓頓巴斯。烏克蘭人非常懷疑俄羅斯會遵守任何協議,憂心被割讓的領土會成為俄軍未來進一步攻擊的跳板。
根據基輔國際社會學研究所( Kyiv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Sociology)的民調,大約75%的烏克蘭人都反對將領土正式割讓給俄羅斯。
2025年7月25日,烏克蘭頓內茨克州察蘇夫雅的傷兵接受治療。烏克蘭軍隊/路透社
「人命Vs.領土」 澤倫斯基面臨艱難抉擇然而,歷時三年半的戰爭已讓烏克蘭人疲憊不已。在數十萬名士兵與平民傷亡的悲劇中,民眾渴望結束苦難,特別是在已遭戰火蹂躪10年的頓巴斯。
56 歲的特卡喬夫(Yevhen Tkachov)在頓內茨克克拉莫托斯克(Kramatorsk)擔任急救人員。他說:「你問我是否要割讓頓內茨克,我衡量戰爭不是用公里數,而是用人命」。
「我不願用數萬條人命去換幾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命比領土重要。」
不過他也表示,只有在烏克蘭獲得「實質的安全保障,而非書面承諾」的情況下,他才同意考慮將頓巴斯割讓給俄羅斯,「如果英國皇家海軍駐守敖德薩港,我就同意」。
對某些人來說,這一切就是「土地與生命」之間的取捨。烏克蘭在野黨「歐洲團結黨」(European Solidarity party)議員阿列耶夫(Volodymyr Ariev)表示,澤倫斯基因此處在十字路口,「眼前沒有一條路是好的選項」。
阿列耶夫說,「我們沒有足夠部隊無限期繼續這場戰爭。但如果澤倫斯基割讓這片土地,不僅違反憲法,還可能構成叛國」。
2025年8月16日,遭俄羅斯佔領的烏克蘭頓內茨克州首府頓內茨克一棟公寓遇襲,當地俄佔政府稱是烏軍空襲所致。路透社
割讓領土的法律程序?沒人清楚若要交出領土換取和平,在法律上要如何達成協議仍難釐清。任何正式割讓國土的決定,都需通過國會批准與全民公投。
比較可能的方式是「事實上」(de facto)放棄控制,但並不正式承認交出控制權的領土為俄羅斯所有。即使如此,相關程序仍不明確。
烏克蘭國會議員索夫桑(Inna Sovsun)表示:「沒有人真的清楚這一切要應如何進行。總統能單獨簽署協議嗎?是否需要政府同意?需要國會批准?憲法起草者當年根本沒有設想過這種情況。」
2025年8月2日,俄軍攻擊烏克蘭東部頓內茨克州一座城鎮,烏國消防員正努力撲滅火勢。路透社
烏克蘭最在意西方安全保障在任何和平談判中,烏克蘭目前最在意的是西方提供安全保障,防範未來俄羅斯再度攻擊。此前川普不願對此做出保證,但與普丁的峰會後改變立場,暗示他準備與歐洲一起向烏克蘭提供軍事保護。
烏克蘭民調顯示,安全保障是與俄羅斯達成和平協議的關鍵要素,無論是否涉及領土。
基輔國際社會學研究所所長格魯謝茨基(Anton Grushchetsky)說,「烏克蘭人會接受各種形式的安全保障,重點是必須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