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2025年6月5日,任天堂Switch 2開賣,日本東京的任天堂門市湧入搶買的顧客。路透社資料照
據日本媒體今天(8/4)報導,6名中國人從去年4月開始,長達近1年的時間,透過螢幕截圖或共享畫面的應用程式等方式,取得受害者的支付條碼畫面,到日本的店家購買任天堂的Switch遊戲機等商品。這起案件顯示,網路詐騙手法推陳出新,民眾務必多加注意。
據《讀賣新聞》報導,6名中國人因涉犯詐欺罪,被日本福岡縣警方逮捕並起訴,全部人均認罪,福岡地方法院已於今年7月,判處其中2人有罪,並宣告緩刑。
起訴書的內容顯示,去年4月至今年2月,這6名中國人在福岡的玩具店與量販店,出示非法取得的「條碼支付畫面」,順利購入任天堂的Switch遊戲機與周邊商品,總計不法獲取94件商品,價值約266萬8千日圓(約53萬9千元台幣)。
警方說明,這些人的詐騙手法依序為:第一,在假冒的購物網站上,向下單的人謊稱「商品缺貨,將為您辦理退款」,並要求受害者出示條碼的支付畫面;第二,與受害者聯絡的犯人,透過截圖或螢幕共享的應用程式等方式,將條碼與另一名前往店家的犯人共享;第三,前往店家的犯人,將支付條碼的畫面出示給店員,順利購買商品。
報導指出,儘管日本電子支付龍頭PayPay已於去年10月,更新應用程式,讓使用者無法進行螢幕畫面截圖,但有關條碼支付的詐騙手法推陳出新,難以完全防範。
日本消費者廳的資料顯示,2023年3月至2024年12月,全國的消費生活中心,已接獲5千5百件與網購詐騙有關的諮詢,被害金額累計6億8千萬日圓(約1億3750萬元台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