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長貝森特 (左) 與美國總統川普。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大打關稅戰震驚全球,儘管最終將「對等關稅」實施期限推遲至8月1日,但美國《華爾街日報》週二(7/8)透露,川普對與各國談判缺乏進展感到沮喪,一度考慮放棄達成協議,但在財政部長貝森特等顧問提議用更多時間達成協議後作罷。
川普(Donald Trump)4月拋出「解放日」對等關稅措施後,宣布暫緩90天實施。隨著其先前設定的7月9日最後期限逼近,這位美國總統週一決定將「對等關稅」實施日期推遲3週,並向各國寄信,警告他們屆時將面臨的關稅稅率。
知情人士透露,在週一宣布消息前,川普上週末在位於紐澤西州的高球俱樂部與其政治盟友進行電話商議,討論是否應該設定一個新的最後期限,或是不設定日期、直接向各國發出新稅率的關稅信。他曾公開表示放棄達成協議。
一些知情人士表示,川普在電話中坦言,他對與各國談判缺乏進展感到沮喪,並指責這些國家沒有提出對美國足夠好的條件,並私下稱,他正乘著簽署《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和轟炸伊朗核設施的氣勢,希望在貿易政策上取得勝利。
然而,當貝森特(Scott Benssent)向川普表示,與印度和歐盟等貿易夥伴協議接近達成、但需要更多時間後,川普傾向於讓「對等關稅」立即生效的立場發生轉變。報導指出,貝森特扮演「關鍵助手」的角色,成功說服川普暫停實施4月針對全球貿易夥伴宣布的「解放日」對等關稅。
最終,川普決定將關稅信和延期當作一種談判策略,迫使貿易夥伴在最後一刻做出讓步。他在週二表示,將於美東時間週三上午公布新一波「與貿易有關的」國家名單,並補充說將在大約兩天後向歐盟發出關稅信。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隨後接受美國財經媒體CNBC採訪時表示,預計未來48小時,將有15至20封致世界各國元首的新關稅信在網路上發布,這些國家若能大幅降地對美商品的關稅和監管,仍可以與美國協商降低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