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週二(5/13)出席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舉行的一場經貿論壇。美聯社
在美國總統川普週二(5/13)宣布解除全面制裁後,讓長期飽受內戰所苦的敘利亞民眾歡欣鼓舞,此舉不僅有望能讓國際資本流入當地支持重建,流離在外的敘利亞難民亦能順利返國,中東地區的局勢或將發生深遠變化。
打擊阿塞德 美祭禁運凍資產在1971年至2024年阿塞德(Assad)政權統治敘利亞期間,美國只是對其實施制裁的眾多國家之一。美國最早在1979年將敘利亞列為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實施範圍廣泛的制裁,包括武器禁運及限制外援進入等。
2004年美國進一步實施制裁,包括更多的武器出口限制,以及限制雙邊經濟往來;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美國更凍結了阿塞德政權的海外資產,並禁止美國在敘利亞投資、限制該國石油進口等。
基地組織成為持續制裁原因2024年7月24日,敘利亞總統阿塞德(左)訪問莫斯科,與俄羅斯總統普丁會面。美聯社
2011年,在「阿拉伯之春」的風潮下,敘國首都大馬士革發生大型示威活動,抗議者要求民主改革和釋放政治犯,政府開火造成死傷並引發內戰。美國指控阿塞德政權侵犯人權,包括使用化學武器,據此對敘利亞實施制裁,試圖孤立阿塞德政權。
儘管阿塞德政權已於去年12月被推翻,但接掌敘國政權的沙姆解放組織(Hayat Tahrir al-Sham)卻因曾與基地組織(al-Qaeda,又譯蓋達組織)有聯繫,這就成為國際間對取消敘利亞制裁抱持戒心的原因之一。
中東三國推動川普取消制裁敘利亞現任總統夏拉(Ahmed al-Sharaa)去年上台以來,其政府已慢慢獲得國際合法性(international legitimacy),美國更取消了抓捕夏拉的賞金,夏拉因此得以出訪沙烏地阿拉伯、法國等地,並與世界各國領袖會面。
川普週二(5/13)聲稱,他是在與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沙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和土耳其總統艾爾段(Recep Tayyip Erdogan)商討後才決定取消制裁。
杜哈智庫「中東全球事務理事會」(Middle East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研究員拉曼(Omar Rahman)向半島電視台指出,沙烏地阿拉伯、卡達和阿聯一直在推動終止對敘利亞的制裁並支持新政府,美國與這些國家的關係是川普做出該決定的必要條件。
封禁不再 國際資本流入可期敘利亞民眾週二(5/13)晚間湧入大馬士革「奧米亞廣場」,揮舞國旗、施放煙火,慶祝美國總統川普宣布解除對敘利亞制裁。美聯社
長年的制裁一直在削弱敘利亞的經濟能力,失業率、貧窮率居高不下,對新政府構成巨大障礙,而美國解除制裁是向全世界發出信號,表明可以在敘利亞做生意。美國是否在當地投資雖仍待觀察,但阿拉伯、土耳其等增加投資可期。
曾在歐巴馬任內擔任美國駐敘利亞大使的福特(Robert Ford)向英國BBC表示,經歷13年的內戰,敘利亞需要外國融資進行重建,取消制裁將使國際資本能夠流入敘利亞。
華府智庫國際戰略研究中心(CSIS)中東專家希爾(Natasha Hall)也認為,此舉對中東地區有利,因為黎巴嫩、約旦等周邊國家未來可跟敘利亞展開貿易往來,而敘國經濟好轉之後,流離在外的難民就有望返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