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蔡英文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演說:建立韌性是生存關鍵

    2025-05-14 08:51 / 作者 中央社
    前總統蔡英文5月13日參觀丹麥國會。翻攝蔡英文 Tsai Ing-wen臉書
    前總統蔡英文13日到訪丹麥,並於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發表演說,她在演說中表示,民主國家面對不確定性與挑戰,需要有新的策略確保國家安全與經濟繁榮,建立韌性是變局中生存的關鍵。

    蔡英文演講之前,有兩場跟台灣相關的演說,分別是「零日攻擊」編劇鄭心媚與演員Janet謝怡芬與紀錄片「看不見的國家」(Invisible Nation)導演葛靜文(Vanessa Hope)的對談。以及立陶宛前外交部次長暨波蘭「民主社群」秘書長艾德梅納斯(Mantas Adomenas,另譯:阿頓梅納斯)的演說「台灣為什麼對歐洲很重要」。

    艾德梅納斯分享了立陶宛支持台灣的例子,他表示,歐洲有義務勇敢的捍衛台灣的民主。

    蔡英文接著發表20分鐘的演說。她表示,面對在貿易利益重新平衡與安全責任重新分配中可能產生的衝突時,民主國家必須確保團結一致,並持續有效地維護各自與集體的安全應對能力。這些努力必須持續而堅定,因為對手正不斷結盟,並發展各種新手段,企圖分化民主社會、侵蝕民主體制,並挑起社會對立。

    她說,現在正是積極對外聯繫並靈活調整的關鍵時刻。互動的規則已經改變,集體策略也必須隨之調整與進化。

    她表示,當前這個時刻,民主國家迫切需要一套新的策略,來確保國家安全與經濟繁榮。在面對挑戰時建立韌性,是生存的關鍵。

    她也說,台灣深知韌性是什麼,因為台灣人對試圖利用民主的不完美來破壞體制的勢力,切身體會。台灣人民曾親身經歷威權統治的傷害;如今,台灣幾乎每天都面對升級的威脅與恐嚇。

    她表示,中國曾以為,透過不斷的網攻、駭客行動與軍事演習,可以使台灣人民陷入恐懼或麻痺。但事實證明並非如此。相反地,台灣人民將這些挑戰化為建立韌性的基礎。

    蔡英文說,正是這股韌性,使台灣得以保護選舉不受威權干預,走過疫情的挑戰,也讓台灣對資訊操弄更加警覺、更有素養。韌性的展現涵蓋各層面,從個人到集體、從經濟到國防。

    她進一步解釋,台灣在國防、數位基礎建設、經濟貿易等方面增加韌性所作的努力。

    她在演說最後表示,台灣將持續與所有渴望促進和平與穩定的朋友站在一起,也願意與國際社會分享數十年來的經驗與學習,讓區域到全世界都更有能力、更有準備去守護我們所珍視的價值——自由與民主。

    蔡英文從2020年開始,每年都用視訊的方式受邀在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Copenhagen Democracy Summit)發表演說,今年是蔡英文第一次親臨現場。

    主辦單位「民主聯盟基金會」總監帕列羅-普萊斯納(Jonas Parello-Plesner)對中央社表示,多年來,他多次邀請蔡英文參與民主高峰會,他非常高興蔡英文終於能夠親自出席,也非常高興有許多來自台灣政府、民間團體與公民社會的參與。

    他說只要民主高峰會繼續舉辦下去,他們就會繼續邀請台灣的參與。
    中央社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