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查獲來自中國的監視器零件在南韓組裝後,以「韓國製」之名運往美國。圖為示意照。美聯社
南韓關稅廳今天(4/21)表示,發現有越來越多中國製商品偽稱南韓製,以繞過美國總統川普的高額關稅。該局指出,今年第一季就有295億韓元(約6.8億元台幣)違反產地申報規定,違規產品大多來自中國。
路透社報導,南韓關稅廳指出,這些違規產品有97%是要運往美國。
相較之下,2024年全年產地申報不實的產品金額為348億韓元(約8億元台幣),其中62%的目的地是美國。
今天揭露的違規產品中,包括1月間要運往美國的電池用陰極原料。這批價值約33億韓元(約7600萬元台幣)的原料產地為中國,但不實申報為韓國,以規避在川普關稅生效前就已經很高的關稅。
三月間,則有一批價值193億韓元的監視攝影機自中國進口零件後,在南韓組裝,以規避美國對中國通訊設備的進口限制。
川普1月上任後,即陸續針對不同產品及國家實施關稅政策。南韓官員先前已警告,外國企業申報不實產地的案例將增加。
以往的違規案例就常出現中國企業,因為南韓是美國主要盟友,與美國之間簽有自由貿易協定,產品若申報為南韓製,可規避許多關稅與監管規定。
川普本月宣布的「對等關稅」中,南韓商品的稅率是24%,但已於4月9日暫時降低為10%,寬限期90天。美國對中國產品目前則加徵145%關稅。
南韓關稅廳已成立特別任務小組,防範非法出口的企圖,並打算採取更多特定措施,以保護南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