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源公司工人在內蒙古煉製稀土。路透社
在川普發動的關稅戰中,北京當局持有的一大「武器」便是稀土管制。而在各類稀土中,《金融時報》報導,需要多種關鍵重稀土製作的高性能磁鐵,汽車業存量可能只有三到六個月,北京禁出口將使包括電動車與油電混合動力汽車的產線都停擺。
作為對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加徵高達145%關稅的反制,北京於4月初擴大了對七種稀土元素及其用於電動車、風力渦輪機與戰鬥機的磁鐵的出口限制。政府官員、貿易商與汽車業高層表示,因現有庫存估計僅足夠支撐三至六個月,企業將加緊囤貨並尋找替代供應來源,以免出現重大的生產中斷。
位於法蘭克福的Tradium金屬貿易商吉耶塞(Jan Giese)警告說,客戶幾乎都措手不及,大多數汽車集團及其供應商僅持有約兩至三個月的磁鐵存貨。吉耶塞說:「如果我們在這段期間內沒有看到磁鐵送往歐盟或日本,或至少有接近出貨的情況,那我認為汽車供應鏈將會出現真正的問題。」
中國此次限制重點放在「重」與「中」稀土元素上,這些元素能製造出可耐高溫的高性能磁鐵,包括鏑(Dysprosium)、鋱(Terbium)與釤(Samarium)。這些物質在戰機、飛彈與無人機,以及在電動與混合動力車輛的轉子、馬達與變速箱中至關重要。
一名汽車業高層表示,這些關鍵礦物的出口限制對特斯拉以及所有其他車廠都會產生「重大」影響,把嚴重程度評為10分中的「7或8分」。他說:「這是一種報復形式,中國政府可以說:『我們不再對等報復你們的關稅措施,但我們會讓美國受傷,並促使各國企業向本國政府施壓,要求調整關稅政策。』」
儘管稀土金屬在地殼中普遍存在,但其提煉成本高,而且容易造成嚴重汙染,中國在重稀土的加工領域幾乎處於壟斷地位。
而用量更大的「輕」稀土元素,如釹(Neodymium)與鉕(Praseodymium),尚未被列入限制範圍。而總部設於北京的策緯顧問公司(Trivium)的康姆斯(Cory Combs)表示,這些輕稀土是北京在貿易戰升級時保有的「重大威脅」籌碼。
自2023年起北京已對這些關鍵礦物進行管制措施,報復美國的晶片管制,實際執行情況並不透明。有些中國廠商已引用「不可抗力」條款對部分稀土與磁鐵停止出貨。
日本與其他國家則寄望澳洲萊納斯公司(Lynas),以降低中國對重稀土的控制。萊納斯的馬來西亞加工廠預計將於2025年年中擴產,可精煉生產鏑與鋱。
一名日本政府官員承認:「目前的重稀土庫存不足以避免汽車供應鏈可能出現的動盪。」他表示日本的國家戰備儲備應能提供額外的緩衝,添補汽車製造商僅有的兩至三個月存貨,但是:「問題在於我們是否能在庫存用盡前取得新的替代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