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普揮關稅大刀 美國近2兆美元企業投資承諾受威脅

    2025-04-08 22:29 / 作者 中央社
    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預計週三(4/9)生效。美聯社
    自從美國總統川普去年11月贏得第2任期以來,全球企業已承諾在美國投資近2兆美元。然而在川普關稅戰愈演愈烈之下,這些龐大支出計畫可能前途未卜。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分析,這段期間美國或外國公司承諾在美投資總額達到1兆9000億美元(約新台幣62兆7000億元)。相較之下,美國商務部資料顯示,至去年10月為止,美國前總統拜登(Joe Biden)任內民營企業宣布對美國製造業投資總額為9100億美元。

    上述的1兆9000億美元包括日本的軟體銀行(SoftBank)去年12月承諾的1000億美元、台積電同樣承諾的1000億美元、法國海運巨擘達飛(CMA CGM)承諾的200億美元、美國的蘋果(Apple)承諾的5000億美元,以及歐美跨國車廠斯特蘭蒂斯(Stellantis)承諾的50億美元。

    然而,許多這些投資承諾是來自供應鏈遍布全球的公司,而川普(Donald Trump)宣布的全面關稅對象包括中國、印度和歐洲聯盟(EU)等美國貿易夥伴,使得這些企業的供應鏈易受川普關稅打擊。

    儘管川普3月底表示,投資「湧入」美國是歸功於他的貿易政策。但他本月2日宣布將對來自歐盟的進口貨加徵20%關稅後,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已呼籲企業暫停對美投資,等待法國政府與歐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合作提出歐盟對川普關稅的回應。他並勸企業勿試圖與華府談判豁免。

    日本外務省昨天(04/07)也說,日本首相石破茂當天與川普通話,「對於美國關稅措施可能削弱日本公司的投資能力表達強烈關切」。日本是美國外來投資的最大來源。

    旗下有吉普(Jeep)和Ram皮卡車等品牌的斯特蘭蒂斯已宣布,基於關稅帶來的不確定性,他們將在美國5座工廠讓900名員工放無薪假,並暫停在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生產。

    蘋果雖在2月宣布在美國投資5000億美元,但在川普宣布最新關稅措施後,其市值已蒸發3000億餘美元,因為蘋果在亞洲的供應和生產中心將受關稅衝擊。

    韓國車廠現代(Hyundai)也承諾將在3年間投資210億美元在美國擴大汽車生產及鋼鐵業務,並將創造10萬個就業機會。不過,在外國製造的車輛銷往美國如今將面臨25%關稅,且川普又宣布對所有來自韓國的進口貨加徵25%關稅。

    而根據軟銀的說法,他們在川普2016年首度贏得美國總統大選後承諾投資的500億美元,已被後來實際投資超越,並已在美國創造5萬多個就業機會。但在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期間,軟銀在美國有裁員。

    日本投顧公司Astris Advisory分析師布德瑞(Kirk Boodry)表示,若關稅造成市況走下坡的時間拖長,軟銀可能被迫賣資產,如同其在2020年疫情期間所為。

    有些分析師則認為,川普的保護主義政策可能促使美國製造業加速獲得投資,因為各國會想辦法爭取關稅讓步。

    法國管理顧問公司凱捷(Capgemini)旗下凱捷研究院(Capgemini Research Institute)今年稍早便預估,未來3年美國公司將花費1兆1000億美元(約新台幣36兆3000億元)將製造工作搬回美國,高於去年預估的7500億美元。

    然而,華府自由市場智庫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副主席林希康(Scott Lincicome)指出,關稅若造成企業獲利下滑、生產成本升高及美國經濟放緩,都可能影響投資意願。

    他表示:「任何人以為利用這些宣布的(投資)可避免或拖延關稅,已證明是大錯特錯。沒有任何人能把(川普)宣布的關稅視為某種吸引企業進行長期投資的系統性計畫。」
    中央社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