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教宗方濟各2月12日在梵蒂岡保祿六世大廳舉行每週例行會見,宣讀講稿。美聯社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病逝,享壽88歲。他擔任教宗近12年,是近700多年來首位非歐洲區出身的教宗,任內對香港民主運動、同性婚姻、俄烏戰爭等議題廣泛發表看法。
今年是天主教每25年一度的「禧年」(Holy Year),教宗的行程非常多,方濟各的離世對教會影響不小,必須盡快選出新教宗。
近年健康不佳頻跑醫院 但堅持履行職務方濟各近年健康情況不佳,2021年曾接受憩室炎手術,2023年3月罹患支氣管炎,住院2天;同年6月手術切除腸沾黏,同時處理腹腔壁的疝氣。他去年9月赴亞太4國進行牧靈訪問,同月返國後罹患流感。去年12月及今年1月他在家中跌倒,分別造成下巴及右前臂受傷。
2025年2月12日,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坐著輪椅出席每週例行的公眾會見。他2天後即因支氣管炎惡化而住院。路透社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中)1月16日上午在寓所跌倒,右手受傷但幸未骨折,醫師為他裝上吊帶作為防護。圖為方濟各同日接見阿爾巴尼亞宗教領袖巴巴蒙迪(右)。路透社
方濟各也深受膝蓋及背痛所苦,行走時需要使用手杖或助行器,最近現身公開場合的多數時間都是坐著,或以輪椅代步。
他在20歲出頭時就曾因肺部感染而切除一小部分的右肺,此次於2月6日診斷罹患支氣管炎,但仍執行公務,至到2月14日住院,入院後發現雙肺感染肺炎。
青少年時即受感召 立志從事神職方濟各本名伯格里奧(Jorge Mario Bergoglio),出生在阿根廷的一個義大利移民家庭。17歲時伯格里奧偶然經過一間教會並進入告解,深獲感召,心中播下從事神職的種子。
伯格里奧1958年加入耶穌會,並進入神學院就讀,1969年晉鐸(晉升司鐸,即神父),1973年被耶穌會選為阿根廷區省會長,1986年在德國完成神學博士論文。
1969年,伯格里奧(方濟各本名)晉鐸為神父的首張肖像照。路透社資料照片
晉牧伯格里奧1992年獲時任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任命為布宜諾斯艾利斯總教區輔理主教,1998年晉升為布宜諾斯艾利斯總教區總主教,2001年擢升為樞機。
2013年本篤十六世因健康問題請辭教宗,同年3月12日115位樞機舉行選舉新教宗的「祕密會議」;經過5輪投票後,伯格里奧於隔天當選教宗,同月19日就職。
2013年3月13日,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總教區總主教伯格里奧(中)獲選為新任天主教教宗後,在聖伯多祿大殿亮相,向公眾揮手致意。路透社資料照片
2013年3月19日,梵蒂岡舉行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就任後首場彌撒。路透社資料照片
伯格里奧當選教宗創下多項「第一」紀錄,他是第一位出身南半球、歐洲以外、拉丁美洲及耶穌會的教宗,也是歷來第一位選用「方濟各」為名號的教宗。
教宗生涯方濟各被視為有別於歷任教宗,對於許多議題的看法更加與時俱進。他曾表示,天主教會寬容看待有條件式避孕、有苦衷的墮胎女性及同性戀者。2023年梵蒂岡宣布,允許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但同時強調,這並不等於天主教認可同性婚姻,且祝福不得以天主教儀式進行。
方濟各任內廣泛關注各種議題,包括貧困、食物浪費、童工、移民等,也對多項全球議題發表看法。2014年香港爆發佔中運動,方濟各接見香港教區樞機陳日君時,曾引用聖經中打倒歌利亞的故事。2019年香港再爆發反送中運動,方濟各則呼籲各方透過對話和平解決問題。
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後,方濟各曾訪問俄國駐教廷大使館,也曾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通電話,喊話雙方透過談判結束戰爭。然而他曾多次以個人觀點發表看法,亦拒絕明確譴責戰爭行為,因此引發爭議。
2017年5月24日,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會見來訪的時任美國總統川普。路透社資料照片
2024年10月11日,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右)在梵蒂岡會見來訪的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路透社
1990年代天主教會被揭露神職人員性侵及性虐兒童的醜聞,從若望保祿二世、本篤十六世至方濟各,皆被指控處置不力
近年健康每下愈況的方濟各已面臨能否履行職務的質疑聲浪,但他堅持「治理教會用的是腦和心,不是腿」,表明不會辭職,會奉獻到最後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