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和外匯局週二(25日)宣布上調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以鼓勵境內金融機構和企業從境外進行融資,以期在境內外人民幣持續下跌之際,幫助穩定人民幣預期。在週一(24日)境內外人民幣價格顯著下跌後,央行同時大幅調弱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至2008年以來最弱水平。
中國央行網站公告稱,為進一步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增加企業和金融機構跨境資金來源,引導其優化資產負債結構,決定將企業和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上調至1.25。
此舉將鼓勵企業和機構從境外進行美元融資,理論上講,有助於增加境內市場的美元供應,並緩解人民幣的貶值壓力。此前,人民幣中間價已連續38個交易日顯著強於市場預期,並一度維繫在7.11一線,不過在強勢美元的作用下,並未有效阻貶,在岸人民幣此前數個交易日接近中間價允許的跌幅限制,離岸人民幣則在週一跌破7.3關口。
週二的中間價自周一的7.1230元大幅調弱至7.1668元,創2008年2月以來最弱;該水平較市場預測均值偏弱530個點。按中間價計算,在岸人民幣貶值方向的波幅週二將限制於7.3101元。
「央行政策是要鼓勵企業機構更多到境外融資,而非繼續消耗境內的外匯,其目的在於調控資金流動,而不是直接作用於匯率,」澳新銀行策略師邢兆鵬在採訪中說,資金流入的增加將滿足部分境內的外匯需求。
跨境金融研究諮詢機構上海昉長信息發展公司董事長王志毅表示,這次調整相當於增加了企業和金融機構的外債額度,但是現在美元融資成本很貴,即使調高了也不會有多少人去借美元的,所以效果還有待觀察。
在岸人民幣盤初跌破7.30元,北京時間9:54,跌0.59%,報7.3059。離岸則在宏觀審慎調節參數調整宣布後短暫上漲,此後又迅速轉跌,目前成交於7.3390元。
彭博以在岸即期匯率模擬的實時CFETS指數亦大幅下挫,跌0.5%至99.2。
為應對匯率貶值壓力,中國央行今年以來主要使用穩定中間價錨定即期匯率,並下調了外匯存款準備金,以及徵收遠期售匯業務外匯風險準備金。央行並於上月末在自律機制會議上表示,報價行要切實維護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的權威性,並據悉提示各行應履行盤初引導匯率在中間價附近成交的規定和承諾。
此前,中國央行於2020年12月將金融機構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25下調至1,並於2021年1月將企業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由1.25下調至1,以減少境內金融機構和企業從境外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