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傳代孕機器人將問世 定價超便宜上看百億市場!專家憂:生育權商品化

    2025-08-11 12:08 / 作者 綜合中心
    中國深圳卡伊瓦機器人公司正對「代孕機器人」融資,創辦人張其峰是幕後推手。翻攝自中國網路
    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日前在中國北京舉行,廣州卡伊瓦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張其峰在會上宣布,團隊正在研發全球第一個「代孕機器人」,可模擬女性真實受孕和孕育嬰兒,目前預計機器人售價不會超過10萬人民幣(約台幣41.6萬),且1年之內就可推出,解放女性子宮,獲得不少關注熱議。

    女性為了孕育孩子,付出的風險代價無法客觀預估,自科技進步與女權意識覺醒,不少人提出解放子宮的觀念。根據「瀟湘晨報」報導,張其峰日前在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公布,團隊正在研發全球第一個孕育機器人,喊出生物工程結合人工智慧新創舉。

    張其峰解釋,「代孕機器人」身高165cm的仿生機器人,擁有類人外觀,內建腹腔生物反應艙能精確模擬子宮環境,完整複製懷孕到分娩過程,就像孕育箱。

    也就是說,代孕機器人外殼可模擬孕婦的腹部隆起、胎動等物理變化,內部配置高階的生理模擬系統,恆溫37度的羊水循環系統、AI調節營養輸送、胎兒感知和胎動、代謝廢物輸送、數據監控等機能。

    張其峰表示,團隊解決「臍帶血流模擬」和「胎盤代謝交換」兩大難題,系統還會透過微電流刺激模擬宮縮,完成孕育到分娩的流程。

    他強調,機器人並沒有自然繁殖功能,解決傳統試管、代孕等問題,「為了滿足現代年輕人不想懷孕,又想要孩子,有人不想結婚,又想有老婆,我們機器人老婆的功能,就讓他懷孕。」。

    話說回現行爭議,事實上,不管是代孕、孕育箱,仍存在不少倫理爭議,尤其代孕箱、人造子宮的技術還有許多複雜艱困的難題尚未解決,像是胎兒神經發育、免疫系統發育、胎盤代謝等等,目前國際間最新進度尚未成功讓胚胎成長誕生,僅停留在動物實驗階段。

    對此,張其峰受訪時回應,首代產品僅支援胚胎植入,尚無法進行精卵結合,表示代孕夫妻仍需透過試管嬰兒取得胚胎,才能植入代孕機器人,「我們正在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合作靈長類動物實驗,首批猴胎發育數據將在年底公佈。」

    至於代孕機器人何時公開販售?張其峰的團隊預計1年內就可推出「樣機」,定價不超過10萬元人民幣。他指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全球有5千萬家庭有生育困擾,但合法代孕國家僅占13%,他認為,若以單價10萬民幣計算,就算只賺中國1%不孕群體,代孕機器人的市場規模也有百億。

    張其峰更進一步推,目前代孕機器人首輪融資已拿到2.3億人民幣(近台幣9.6億),包括騰訊和紅杉資本都入場了。

    不過,有專家提出疑慮,代孕機器人還未克服生物相容性技術,且社會倫理衝突也還未有解方,機器人公司不該當作噱頭融資,呼籲技術革新也需敬畏生命。北京大學生物倫理學教授邱仁宗更警告,代孕機器人可能導致生育權商品化,「需要警惕技術被濫用為定制嬰兒工廠。」

    針對「代孕機器人」研發,中國網友們意見不同,有人樂見其成,「太好了,以後可以批量讓機器人生子,解放女性子宮」、「哇哇哇,趕緊趕緊,這個東西好,我想要二胎,就是不想自己生。太傷身體了,10萬我能接受」,也有人擔憂,「會不會孩子就個便宜的商品,這個不好就換一個」、「感覺這樣會更加漠視生命了」。


    綜合中心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