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英特爾提供
美國晶片製造商龍頭英特爾(Intel)新任執行長陳立武週四(4/24)表示,他近日已與台積電高見面,討論「雙贏」的合作策略。台積電本週在美舉行技術研討會,董事長魏哲家親自出席。據報導,陳立武也現身論壇。
美國絕大多數半導體公司沒有晶圓廠,僅設計晶片,由台積電等製造商代工。英特爾目前仍保有整合元件製造廠(IDM),設計與製造能力兼具,但目前面臨經營難關,先進製程技術與市占率均落後台積電(TSMC)與三星(Samsung)。
《
日經新聞》報導,陳立武週四在發布Intel財報的電話會議中表示:「我們將台積電明確視為夥伴,他們一直是極佳的夥伴。」陳立武說:「我們近期已見面,試圖找出可以合作的領域,創造雙贏局面。」
路透社週四也報導,陳立武本週現身台積電在矽谷舉辦的「北美技術研討會」(North America Technology Symposium)。目擊人士透露,兩人在現場交談甚久,可能與英特爾裁員、組織調整及先進製程策略有關。
英特爾今年第一季營收12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滑0.4%;淨利大減24%,僅5800億美元。
三月甫接任執行長的陳立武表示:「第一季已邁向正確方向,但我們正努力奪回市占率,並推動永續成長,這些都沒有速成解方。」
陳立武表示,英特爾將進行組織改造,減少不必要的管理層級以增進效率。為轉虧為盈,必須再節省20億美元。英特爾也將聚焦少數關鍵領域,出售與核心策略無關的業務。
英特爾週四發布財報後,股價下跌逾4%。
英特爾面臨輝達(Nvidia)與超微(AMD)的AI晶片競爭之際,美國總統川普實施的關稅及籠罩全球的不確定性也帶來挑戰。
川普目前實施的「對等關稅」暫時豁免半導體,但將在幾週內宣布針對半導體與電子產品的關稅。
英特爾財務長辛斯納(David Zinsner)週四表示,英特爾在美國的晶圓廠或可幫助美國客戶因應關稅帶來的衝擊,但「成本勢必會升高」。他指出,最大風險是「投資與支出可能減少,因為企業與消費者要因應成本提高及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