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會證期局今(17)日公布最新洗錢防制(AML)專案檢查結果。資料照
金管會證期局今(17)日公布依據洗錢防制法專案檢查結果,共 6 家虛擬資產業者違規遭裁罰,裁罰金額介於 50 萬至 200 萬元,合計達 702 萬元。金管會指出,多家業者在客戶身分審查、交易監控及可疑交易申報等關鍵程序出現重大缺失,甚至有未如實配合查核或提供不實資料等情況,顯示部分業者在洗錢防治( AML) 作業仍明顯不足。
金管會表示,本次遭開罰的業者包括亞太易安特、權勢國際、跨鏈科技、台灣芷荊、幣世代與桑費斯特。
本次開罰名單中,亞太易安特因未配合檢查、未釐清高風險交易來源、對客戶地址有接收來自涉詐集團勾結對象發送之虛擬資產,未採合理措施、未申報大額通貨交易及未申報可疑交易等情節,遭裁處 200 萬元,居各家之冠。該公司已於2025年6月11日解散。
權勢國際則被認定未確實確認客戶身分、交易紀錄保存不完整及未申報可疑交易、未婉拒留存模糊不清或不利辨識真偽影像之客戶註冊申請等情勢,遭罰 150 萬元。
跨鏈科技因未即時檢視可疑交易並將客戶個資留存於未具備安全措施的外部系統,被裁罰 52 萬元。
台灣芷荊除 AML 作業缺失外,還被指在檢查時回答不實,遭罰 100 萬元。
幣世代因客戶審查與交易紀錄保存不足,遭罰 50 萬元。
桑費斯特則因未辨識客戶身分、未監控交易、未申報大額交易及可疑交易,遭處 150 萬元。
金管會強調,虛擬資產業者必須落實 KYC、交易監控與 STR 申報;未來將持續強化查核,以防杜虛擬資產成為詐騙及洗錢工具。
依據金管會九月下旬公告,虛擬幣業者首波核准名單,共有9家業者完成洗錢防制登記,得繼續經營業務,包括:禾亞數位科技、拓荒數碼科技、現代財富科技、富昇數位、跨鏈科技、幣託科技、鴻朱數位、鏈科、重量科技等。
金管會也提醒民眾,儘管已有業者完成洗錢防制登記,仍應注意虛擬資產容易暴漲暴跌、高交易風險高特性,社會大眾從事相關交易前,務必審慎評估可能產生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