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受台股交易熱絡影響,非法地下期貨及招攬開戶詐騙案件明顯增加。資料照,廖瑞祥攝
期交所統計,自2025年4月啟動「期心期力 期貨商反詐治理評鑑活動」至7月31日,共接獲期貨商通報網路期貨詐騙案件229件。7月受台股交易熱絡影響,針對小資族、新手的非法地下期貨及招攬開戶詐騙案件明顯增加,單月達57件,高於6月的53件。
就類型觀察,7月非法地下期貨與招攬開戶交易案件占比達87%,較6月的58%大增29個百分點,其中76%案件來自Meta(臉書),Threads平台詐騙貼文亦有上升趨勢。
期交所指出,詐騙手法主要分為兩類,一是低門檻高回報誘因:詐騙貼文常以「免保證金」、「只收一次手續費」、「開戶送現金」、「每日回饋金2%」、「最小0.1口可交易」等關鍵字吸引新手,並留下Line ID建立一對一聯繫,進一步引誘進入詐騙群組。
二是冒名期貨業者:透過電子郵件或假平台偽冒期貨商名義,佯稱系統異常要求更改帳戶資訊,或提供假APP連結竊取客戶帳密。
期交所提醒,從事期貨交易應透過金管會許可的合法業者開戶,不可輕信社群平台投資廣告。凡標榜免保證金、見價成交、不須撮合、加入投資老師Line群即可獲利等,皆屬詐騙。相關案例可至期交所官網「期貨商反詐騙聯防行動專區」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