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灣關稅20%、貿易逆差超越日韓 週刊爆川普「只給2條路」

    2025-08-05 12:56 / 作者 陳怡穎
    台積電Q2法說會,董事長魏哲家出席。李政龍攝
    美方將台灣的對等關稅稅率定在20%,不僅高於日、韓的15%,甚至還超過泰國與印尼19%,引發出口業界焦慮。週刊報導指出,台灣要想達成理想關稅數字,必須接受美國開出的2條件,而關鍵在於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能否接受,然而,這些都不是那讓他馬上答應的要求,因此造成台美談判持續卡關。

    根據《鏡周刊》報導,川普陣營此次開出的「談判條件」中,最大關鍵就是半導體龍頭台積電。有知情人士透露,美方曾私下對台方表明,若想與日、韓享有相同的15%稅率,台灣必須滿足兩項條件,那就是台積電要入股英特爾49%、且須加碼投資美國4,000億美元(約新台幣近130兆)。

    台灣是否能爭取到理想關稅15%,要看魏哲家是否能讓步,但川普的條件,都不是能馬上讓他答應的要求。一方面,台積電目前已承諾赴美投資1,650億美元,二來政府對台積電的持股僅6.38%,不具控制力,重大決策仍由魏哲家主導。

    有大型集團高層搖頭感嘆說,台灣比日韓關稅多了5%,甚至還比泰國、印尼的19%更高,實在很不妙;再加上近期匯率升值10%,等於15%的差距,台灣產業會很辛苦。全國商總理事長許舒博則直言,雖然20%是暫時性稅率,「但是後續補考還要看台灣有什麼籌碼跟美國談,差5%傷害很大。」

    此外,去年台灣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高達739億美元,遠超日本(685億美元)與韓國(660億美元),也讓台灣和美國談判更困難,川普政府多次施壓,希望迫使台灣在半導體與AI技術掌握權上做出更多讓步,但關鍵還是在護國神山台積電之上,有科技業大老闆直言,「自始至終半導體,尤其是台積電,就是川普最在意的!」

    對此,資深半導體分析師、香港聚芯資本管理合夥人陳慧明直言,當然不可能接受,歐盟對美投資才6千億美元,為為何一家民營公司的前途要被政治搓掉?台積電是台灣的護國神山,要讓它保持競爭力,要讓它持續成為台灣安全的保障,「想得長遠一點,川普的任期或許也不過就3年。」

    資深業界專家也分析,川普真正的目標,是透過掌控關鍵技術,壓制中國科技實力、強化美國在半導體供應鏈的主導權。因此,不論是石油、農產品、汽車或軍火採購,都無法替代科技技術讓渡的價值。
    陳怡穎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