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署公布「112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因應AI用電成長,寬估未來10年電力需求年均成長2.8%。吳馥馨攝
經濟部能源署長游振偉今(15)日表示,因應再生能源發展,以及光電及風電的間歇性問題,台電調度將轉為關注夜尖峰的3-4小時;根據電力預測報告,
2024年至2028年的夜間備用容量率約在8.1%至13.3%之間。至於
2029年至2033年,夜間備用容量率則躍升至20.5%至23.9%之間。報告表示,這是盤點未來機組上線期程,及潛在電源後,「寬列」備用容量規劃所致。但也坦言,2029年起新設置的機組排程規劃不確定性變數仍多,包括環評進度、興建工程關鍵進度,及地方支持等情況。
2024年至2033年夜間備用容量率。截至112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
值得注意的是,觀察電力是否充足要看2個指標,分別是「備轉容量率」及「備用容量率」,前者好似坐在牛棚等待可隨時上場的球員,會扣除歲修、故障及不能發電的機組容量;後者則是包含無法立即上陣的電力,相當於總編制內所有球員,而非即戰力。
如今只公布夜間「備用容量率」,而沒有公布剔除未能在夜間發電的太陽光電之「備轉容量率」,也讓外界質疑夜間供電能力恐有「灌水」。2年前台電曾說要公布夜尖峰供電數據,但迄今未公布,
何時可以揭露夜尖峰相關數據?游振偉表示,目前台電正在做研究,經過專業會議討論後才會公告。能源署在今次「112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指出,依台電統計資料,太陽光電出力貢獻最大可達700萬瓩,但日落後光電減少的發電量,使電力系統供電壓力移轉至夜尖峰時段,因此未來須著重於夜尖峰用電評估及電力供給規劃。
為穩定電力系統供電,台電逐步調整電力調度模式,例如透過水力、燃氣等快速反應的機組靈活搭配,並將抽蓄水力調整為日間抽水儲能、夜間放水發電模式;此外,台電公司也結合新時間電價、需量反應等需求面管理措施,提高整體供電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