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軍研發「空氣取水」黑科技 重塑戰爭後勤模式

    2025-10-19 11:31 / 作者 綜合中心
    美軍陸戰隊員2024年在日本北海道準備操作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參加2024年度的「利劍」美日軍演。美軍聯合防務圖片供應系統
    可能重塑戰爭後勤模式!美國陸軍與民間研發一項新技術,從「空氣中取水」(harvesting thin air)為戰場前線提供穩定、乾淨的飲用水,協助士兵存活。此技術概念類似除濕機,不過效率更高、耗能低,為軍隊補給提供更大助力。

    戰爭不僅是戰略、武器與軍人,後勤補給也至關重要,美國現時淨水設備雖能提供安全飲用水,不過過程與操作繁瑣。今年5月,密蘇里州陸軍國民兵第935航空支援營(935th ASB)在多國演習中部署淨水小組,雖然攜帶式設備輕便,但仍必須仰賴既有水源,且需經過「四道過濾程序」與「加氯」處理。

    為改善精進,美國《防務新聞Defense News》報導,美國陸軍工程研究與發展中心(ERDC)與民間科技公司AirJoule於今年10月7日簽署為期三年的合作協議,將陸軍奈米電網(nanogrid)能源系統與AirJoule的空氣取水系統相互結合,研發相關新裝備,希望能在戰爭等極端環境下,提供前線最即時、乾淨且穩定的水源。

    AirJoule執行長喬瑞(Matt Jore)說明,「AirJoule系統在地表水或地下水受到污染的環境,或者毫無水源等各種環境下運作,我們相信這項合作,能為美國部隊提供穩定且純淨的水源,非常期待與ERDC合作。」

    報導說明,AirJoule技術的原理類似除濕機,但效率更高,從空氣中擷取水氣,再轉化成能飲用的水,最難的是整個過程耗能極低。而AirJoule系統的技術核心,來自金屬有機骨架(MOF)材料,它可吸附大量水氣。

    美國陸軍於今年1月對外公開「奈米電網」系統,採用氫燃料作為驅動來源,確保系統不需依賴電影的狀況下,能夠靜音運行,降低干擾。

    事實上,美軍二戰期間的「麥瑞爾突擊隊」(Merrill’s Marauders)遠赴緬甸,在叢林作戰時,士兵喝下汙染水源,生病脫水,當時有人靠砍竹子取水喝才熬過。在裴里琉戰役(Peleliu)中,美軍部隊也誤飲污染油桶水和地面積水,中毒生病的慘劇。



    綜合中心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