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研究指出,使用抖音者將增加中國好感度。路透社
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IORG)今(2023)年調查台灣民眾的YouTube平台觀影及使用習慣,民眾對美國平均好感度大於中國,觀看YouTube新聞時事影片會同時提升泛綠認同者對美好感度,以及泛藍認同者對中好感度,但民眾不分政黨認同,常看抖音者將普遍提升對中國的好感度。
IORG透過電話與網路調查台灣民眾的YouTube使用習慣,約74.2%的台灣民眾有使用YouTube,使用的民眾平均每週使用5.1 天,每天使用1.7小時;總體而言,年齡層越低,使用YouTube的時間越長,超過半數的民眾都是主動輸入關鍵字尋得要觀看的影片。
在使用習慣上,民眾最常觀看的YouTube影片類型依序為音樂(38.3%)、新聞時事(22.2%)與搞笑影片或戲劇(14.9%)。會在YouTube上觀看新聞時事的民眾中,又以60歲以上最高,有 34.5%透過YouTube觀看新聞時事,顯示YouTube在公共事務資訊傳播的角色具有一定重要性。
IORG也調查民眾對美國與中國的好感度,滿分為10分,對美5.7分,對中3.6分,63.7%的民眾對美國好感度大於中國,反之則僅有13.9%,22.4%的民眾對兩國好感沒有差異;泛藍政黨認同者偏向給美國更低分,給中國更高分,泛綠認同者則相反,給美國更高分,給中國更低分。
觀看YouTube新聞時事影片會同時提升泛綠認同者對美好感度,以及泛藍認同者對中好感度,IORG認為,可能是因為泛藍與泛綠認同者觀看的影片內容不同,因此同樣是觀看新聞時事類影片,造成的效果卻不同,顯示民眾透過YouTube平台觀看新聞時事影片,可能存在同溫層效果。
IORG發現,各年齡層的YouTube使用者當中,使用抖音(包含國際TikTok)的比例皆在25%以上,尤其40歲以上使用者更接近3成,意即抖音使用者不限於年輕族群;同時使用YouTube與抖音的民眾當中,不論政黨認同,民眾使用抖音,將提升對中好感度,泛綠支持者甚至會降低對美好感度,但中立民眾使用抖音則會提升對美好感度。
IORG於2月透過全國民意調查嘗試了解台灣民眾的YouTube平台觀影及使用習慣,調查內容包括民眾網路使用、YouTube使用時長、影片選擇方式、觀看影片類型、抖音使用、政黨認同、對假消息的態度,以及對美國、中國的好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