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院版《財劃法》 統籌稅款分配指標出爐 三縣市仍有意見!卓榮泰將親上火線說明

    2025-11-17 16:17 / 作者 楊文琪
    行政院說明院版《財劃法》討論進度及修法目標。楊文琪攝
    行政院明(11/17)將邀集地方再就《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進行討論,最快將在週四行政院院會中拍板定案,並儘速送交立法院審議,行政院長卓榮泰也將親自舉行記者會對外說明。政院透露,院版《財劃法》希望達成國民生活品質更均衡、水平分配更公平、垂直分配更合理、中央地方夥伴關係更提升,以及地方自治更強化等5大目標,同時也保障地方財源一定不低於 2025年的統籌加一般性和計畫性補助款的水準。

    財政部透露,藍營執政縣市除了台北市、新北市、新竹市明確表達不同意,其他縣市都理性看待。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表示,院版《財劃法》是真正可以照顧到全民,不會有城鄉失衡的狀況,而且地方可以獲得更多的財源,可以為民眾做更多的事,中央也有足夠的財源,可以調節財政和因應突發的狀況,像這次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災害都是中央出面協助,希望大家可以理性思考、討論,不希望意氣用事。

    財政部國庫署署長陳柏誠說,過去計算補助款的指標過於單一,希望統籌分配稅款的分配要更均衡,未來共有5項指標,包括土地面積、人口數、工業就業人口數、農林漁牧就業人口數,以及農林漁牧的產值。

    他指出,土地面積越大可能治理的成本就越高,但土地面積也有使用分區性質,先前的《財劃法》土地面積越大就拿的多,可是土地面積大在成本維運上未必就多,尤其像國土保安、生態保育、林業用地很多都是中央協助的,真正由地方出錢的沒那麼多,所以會很細緻的處理土地面積,離島給他2倍,農牧用地是1.5倍,讓它可以加權土地面積的效果,實際反映土地管理成本。

    陳柏誠表示,在人口數部分,過去新版《財劃法》純粹只就人口計算,但人口結構有老年人口、幼年人口,所以會在 65歲以上跟 14歲以下的人口都分別用1.2倍來計算,讓他可以獲得更多的《財劃法》統籌稅款。

    在工業就業人口部分,他表示,過去盈利事業營業額的分配基礎是按照總公司報稅金額,但問題是總公司跟工廠可能分設不同位置,工廠可能會有汙染,或是有更多通勤人口在道路上使用,整個成本也不一樣,因此,透過工業就業人口指標來衡平,如果是中高汙染事業有一個就業人口,就用那個就業人口來加成,讓就業有中高汙染事業的縣市,可以獲得較多的分配稅款。

    陳柏誠表示,農林漁牧的就業人口這個指標很單純,最後是農林漁牧的產值,因為營業額的產值一般代表工商發達的城市,但農林漁牧產業發達的城市,有些是沒有課稅的,無法彰顯出稅收效果,所以用產值這個指標,這是考量各產業對國家、對地方的經濟貢獻。他強調,這些指標都是為了兼顧地方財政努力跟基本建設的需求。

    陳柏誠說,如果單看統籌分配稅款,可能某縣市會拿得很多,會有不均衡的情況,所以會加上一般性補助款和計畫性補助款一起考量,這次修法時也向地方強調,一定會讓他們整體的補助款不低於2025年的水準,所以各地方非常放心。他坦言,在與地方討論時,藍營除台北市、新北市和新竹市不同意外,其他縣市都理性看待院版《財劃法》。

    至於事權回歸地方的檢討,陳柏誠表示,明天下午主計總處、國發會會邀去地方政府來開會。中央將4165億回饋到地地方政府去,地方政府的財源這麼充裕,照理說《地方制度法》屬於地方自治該做的事項,就應該要回歸地方去做。
    楊文琪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