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央視揚言抓捕 沈伯洋:若傷害中國人感情是犯罪 全世界多少人要被通緝?

    2025-11-10 14:32 / 作者 楊亞璇
    民進黨立委沈伯洋。楊亞璇攝
    中國重慶公安局近日針對民進黨立委沈伯洋涉嫌分裂國家立案調查,中共官媒央視新聞昨(11/9)日發布影片「起底台獨沈伯洋」,稱要對沈伯洋展開全球抓捕及跨境司法合作。沈今(11/10)嗆「如果傷害中國人感情就是犯罪的話,我看全世界不知道多少人要被通緝」,沈也說,黑熊學院是他跟朋友所創立,他們到現在都還是以黑熊學院為傲。

    沈伯洋指出,中國很愛切香腸,他們說要追緝、即將要追緝、準備要追緝,恐嚇要追緝,到真的追緝,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拍出這影片有幾個目的。第一個目的當然就是內宣,對內他們有經濟不穩的事情,想要對內去移轉焦點。第二個,移轉國際的焦點,就是副總統蕭美琴、前總統蔡英文,現在在出訪,對中國不利,所以中國希望用這一些事情來轉移注意力。沈伯洋說,雖然他們做了這個七分滿的影片,但大家都知道,他們做習近平的影片其實都沒有做那麼久。

    對於是否擔心出國?他說,倒是不會,當然中國很大的一個目的是來針對所謂的心戰,心戰意思就是針對政治人物或者軍事人員施加心理的壓力,所以像前陣子他們去通緝資通電軍等等,想要國軍感受到壓力,對他做一樣的事情,也是希望對他感受到壓力,進而讓他不去國際做這些國會的外交,但他不會因為這樣子被阻擋,國際外交當然還是會持續做下去。

    沈伯洋分析,國際引渡不能夠針對政治犯,不過中國也很聰明,中國一直以來在引渡的時候,會用詐騙、洗錢等理由,中國就是有兩個層次的問題,第一個是實體罪名的問題,第二個是程序上能否做跨國鎮壓跟執法,實體的問題,大家可以看得到,他們所用的罪名並不是一般的罪名,他們用的都是傷害中國人感情這件事,「如果傷害中國人感情就是犯罪的話,我看全世界不知道多少人要被通緝」。

    至於程序問題,沈伯洋說,中共能不能夠在境外去做逮捕或者境外去做追緝,就取決於中國跟各國家的司法相關的引渡條例,但引渡條例不能針對政治犯,所以中國通常他們過往都是用什麼洗錢等等之類的理由去做。

    對於黨中央有無關心,沈伯洋表示,以本黨來講,實在是太多人都被中國針對,大家彼此就是分享經驗,也都跟他說要小心這一點,大家可以看到,中國雖然做這件事情是為了內宣,或者為了轉移注意,照理說跟中國一起唱和討論的人,應該都是中國人,但台灣很多人跟著中國在應和,那這些人到底是中國人還是台灣人?這就是奇怪的地方。國內其實有越來越多的人,心靈上已經受到非常大的影響,這個對台灣來講其實是一個很大問題。這對於在地的協力者,或對於我們台灣在跟中國一起唱和的人,這些其實是值得要處理的事情。

    媒體追問,中共是否會對其他的政治人物這樣?沈伯洋說,這個是當然,很多人會以為,他進來民進黨或當不分區立委之後才遇到這些事情,這誤會其實就很大了,他在還沒有進入政治之前就已經被中國針對。李明哲也是民間人士被逮補、審判,一直以來都有人在中國失蹤,面臨的危機其實都是一樣的,從以前到現在都不會感到恐懼,因為這個就是他的工作,一直以來就是要來揭發中國在全世界做了這種人權鎮壓的行動,去為全世界發聲,也為中國的人權的發聲。

    此外,前台北副市長李永萍分析沈具有明顯軟肋,雖然台灣過去幾十年來都有強烈主張台獨的人士,但真正主張成立機構從事軍事研究,並以軍事行動進行對抗的,大概就是「黑熊學校」。

    沈伯洋說,「軟肋?軟肋是什麼意思?軟肋就是弱點,黑熊學院怎麼會是我的弱點?黑熊學院是我跟我的朋友所創立,那我們到現在都還是以黑熊學院為傲。」黑熊學院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大家了解中國,讓大家知道如果今天中國打來的時候,台灣要做什麼準備。這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全世界有戰爭風險的國家,去世界各國看,基本上都一定會提到台灣。

    他強調,黑熊學院在烏俄戰爭以前就成立的,早就知道台灣有戰爭的風險,所以要告訴國人,當如果有戰爭的風險的話,我們需要知道幾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我們有戰爭的風險,那到底是誰要打我?我們要了解我們的對手」,第二個就是,「那如果他打過來的話,我們要做什麼?我們到底是在什麼樣的角色,我們人在哪裡,我們應該要做什麼?」

    他強調,黑熊學院就只不過是在講這些東西,官方網站、目的、在做什麼都列得清清楚楚,從以前到現在還是一樣會持續的推動這一個全民的民防的教育,那只是因為他現在不在黑熊學院裡面,但他現在在不分區立委的位置,他照樣去推國防跟國安的法案、照樣去推動民防的教育,防災士2.0,如何做合相聯繫,跟國軍的對接的系統是什麼?這都是我們現在不斷在努力的事情,也是中國最懼怕的事情。
    楊亞璇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