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卓榮泰於立法院備詢。資料照片
台電正進行核二、核三重啟評估,行政院長卓榮泰今(11/7)日表示,在有法律的改變之後,尊重專業的分析跟科學的根據,如果專業跟科學認為有重啟的可能性,而且安全無虞,再有法律合法的基礎底下,那就請台電進行自主安全檢查的程序,看結果如何再依最後的結果來做判斷。
卓榮泰今日下午赴立法院備詢,立委王鴻薇質詢時詢問,台電對外宣稱說核二核三有重啟的機會跟條件,在政策上現在行政院支不支持台電提到經濟部有關於開始評估核二核三廠重啟的計畫?
卓榮泰回應說,在有法律的改變之後,尊重專業的分析跟科學的根據,如果專業跟科學認為有重啟的可能性,而且安全無虞,再有法律合法的基礎底下,那就請台電進行自主安全檢查的程序,看結果如何再依最後的結果來做判斷。
王鴻薇表示,院長今天的宣誓是一個非常重大的轉圜,今年5月17日核三走入歷史,正式進入非核家園,在這之前立法院努力推動法案,爭取核三延役。政院立場今天有這樣子的轉圜,絕大部分企業、國人是支持的。卓榮泰答說,請委員也能夠支持政府多元開發綠能的政策跟努力。
王鴻薇詢問,過去台電評估核二核三廠延役費用,分別是150億元及300億元。但根據環團評估,核三重啟則需耗費5到10年,重啟費用高達4900億元,重啟是比延役費用高的。經濟部長龔明鑫說,費用要經過自主檢查跟原廠評估以後才會知道確切數字,當然國外是有一些經驗,不過國外重啟費用也不到4900億元這麼高,但現在物價上漲,費用確實會比之前估價時高一點。
王鴻薇指出,據她了解,評估重啟核二核三壓力很多是來自於美方,因為最近美國有太多的智庫、專家、能源、國安團體,都指出台灣能源韌性脆弱的一面。卓榮泰表示,核三廠5月17日停役是基於《核管法》規定40年必須停役,後來經過立院把運轉期限延長,5月17日當天他已經要求核三廠人員不能離開,一定要保留在原廠裡面,未來還要做很多事,包括核三廠善後,乃至於接觸新的核能技術,這些都有預做準備,當然有新的核能技術,我們是持開放的態度來跟整個世界做共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