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向美國購買的海馬士多管火箭武器系統於2025年台北國際航太國防展「國防館」展出。郭宏章攝
台灣對美軍購29套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首批11套已抵台並成軍進入戰鬥序列。國防部今天說明,第2批18套系統原本規劃於民國116年交運,將提前在115年第4季完成,此案為「進度超前」。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邀請國防部明天專案報告「近年國軍各項軍事工程落後及軍、商購案延宕原因分析及具體應處作為」、並備質詢,書面報告中午已送抵立法委員辦公室。
陸軍原對美軍購11套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HIMARS),後因陸軍決定不採購M109A6自走砲車,再增購18套並同步增購戰術區域飛彈,總數為29套,首批11套已在去年10月交運台灣,並完成接裝訓練舉行成軍典禮。
針對第2批海馬士交運期程,國防部報告書中說明此案「進度超前」,原規劃116年交運的第2批、18套發射系統 ,將提前在115年第4季交運;另外,國防部也提到,「拖式2B型高效能反裝甲飛彈」 及「方陣快砲」已全數獲裝。
另外,關於潛艦國造原型艦海鯤號測試作業,國防部指出,此屬國防自主研發儎台,首次造艦系統整合不易 ,目前待執行「主機與電力管理系統」及「整合式儎台管理系統(IPMS)」等2大系統調校,待達成潛航條件後即執行海上測試作業。
國防部表示,原型艦測試採漸進式研改策略,偕同台船及系統件原廠共同解決,審慎規劃測試次序,刻執行測試前整備及安全評估,確保符合安全與品質前提下完成全艦性能驗證;另持續落實履約管制,按契約規範驗收,如逾期將依約計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