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林佳龍推海纜倡議 歐洲議員承諾帶回議會研議雙邊合作

    2025-10-28 19:11 / 作者 李佳穎
    福爾摩沙俱樂部年會主席、拉脫維亞籍的歐洲議會議員柯理和(Rihards Kols)召開年會後記者會。李佳穎攝
    由歐洲多國國會議員組成的「福爾摩沙俱樂部(the Formosa Club)」昨(10/27)日起在台灣舉辦第2屆年會,外交部長林佳龍於今(10/28)日早上的「台歐海底電纜安全合作論壇」發表「國際海底電纜風險管理倡議」,年會主席、拉脫維亞籍的歐洲議會議員柯理和(Rihards Kols)承諾將帶回歐洲議會討論,研議雙邊的合作方案。

    林佳龍宣示啟動「國際海底電纜風險管理倡議」(RISK Management Initiative on International Undersea Cables),包括風險緩解(Risk Mitigation)、資訊共享(Information Sharing)、系統改革(Systemic Reform)與知識建構(Knowledge Building),並歡迎所有與海底電纜有關全球利益相關方加入。

    另外,柯理和昨日已預告年會將通過聯合聲明,以「原則為基礎的務實合作(principled pragmatic cooperation)」直面挑戰,在人工智慧(AI)與量子科學等顛覆性科技所帶來的挑戰中合作;在網路安全與資訊領域上建立民主社會的韌性;也包括共同保護並加強陸海空的關鍵基礎設施,捍衛並鞏固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柯理和在回應《太報》提問時也表示,這兩份文件的政策方向與目標高度一致,這就自然形成了合作的基礎,可以透過研究、創新,與實際行動研議雙邊的合作方案。他相信,與會的各國國會議員也會帶回想法與具體提案,推動對台的雙邊或是多邊合作。此次年會共有歐洲議會與歐洲其他17個國家共41位國會議員出席。

    歐盟今(2025)年初啟動了斥資超過5億歐元(約新台幣178億元)的「海底電纜安全行動計畫」,聚焦於智慧感測、人工智慧威脅辨識與自主監控系統。柯理和承諾,年會中的內容將轉知福爾摩沙俱樂部總主席、德國籍的歐洲議會議員凱勒(Michael Gahler),他將在歐洲議會中向外交國防委員會(AFET)與今年初正式成立的安全與防衛委員會(SEDE)等相關委員會報告。

    柯理和提到,歐盟正在討論2028年至2034年、為期7年的「多年度財務框架(MFF)」,將討論未來7年的預算規模與政策優先順序,印太戰略、跨大西洋戰略或其他合作架構都必須包括其中,為此必須將「台灣議題」納入政策文件,但他表示,歐盟雖對台灣既有立場,但台灣並未被排除在歐盟的印太戰略之外,每個人都會在各自的職責範圍內、嘗試在不同的政策文件中提升台灣的地位。

    柯理和分享,歐盟近年發展戰略自主,欲降低對非民主國家的依賴,歐盟執委會今年也發布國防白皮書「2030戰備就緒(Readiness 2030)」,本質上就是強化歐洲防衛能量,在國防採購與裝備上應優先使用歐洲製造,但也邀請可信賴的夥伴參與,這是可與台灣合作之處,彼此不需要擔心被出賣,而未來就民防、假訊息、社會韌性與高科技零件等領域都能進一步深化合作。
    李佳穎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