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分析/深藍路線包袱、背後大老愛指點江山 鄭麗文操盤選戰能力待檢驗

    2025-10-18 22:27 / 作者 周志豪
    國民黨主席選舉當選人鄭麗文至黨中央發表勝選感言。廖瑞祥攝
    記者周志豪

    國民黨主席選舉無意外由「異軍突起」的前立委鄭麗文出線,只是因鄭與黨內淵源、政治威望都待提升,又採極端路線,背後支持者又多有「弄事」經驗,讓黨內不少民選公職對未來選舉憂心,不說2028,2026恐都將步履蹣跚。

    最直接的映證就是黨主席選舉期間,兩次媒體、親綠團體施測全民調,都與黨員民調出現落差,選舉結果黨員民調支持度成功兌現,更印證落差可參考性,未來如何讓黨意與民意銜接,攸關鄭麗文未來輔選2026、2028能量指標。

    打著「反朱派」旗號起家,鄭麗文在這場選戰之初,以仇恨動員方式凝聚黨內柱系與吳系支持,再加上便給口才,終與黨內「主流勢力」取得一搏實力,但卻也註定未來領導格局有限,要成功操盤選戰考驗不少。

    回頭看這次黨主席選舉,鄭麗文之所以黨內民調居高不下,擅長煽動深藍支持的論述能力,為鄭勝選提供足夠底氣,同樣也為接下來「鄭主席」領軍國民黨提供助益,也讓「黨主席」角色被重新凸顯。

    在這樣的基本條件下,「鄭主席」未來在2026與2028選戰過程,能言善道的戰力,可望為國民黨吸引更多民眾與青年關注,擴大選戰可爭取選票空間,甚至對對手負面攻擊,也大有可能反守為攻,讓劣勢變優勢。

    然而細究其言論內容,因自始就訴求深藍、軍系支持,偏激立場與空洞言論其實對爭取中間選民反有侷限。而以「反朱派」起家,從當選黨主席開始,在黨內也同時確立一股反動勢力,選後要完全整合、團結實屬不易。

    相關問題延伸到2026與2028戰場,黨內無淵源、缺乏社會人望的鄭麗文,若真開啟重回極端路線的弱勢領導格局,「令不出黨中央」可以想像,未來更恐成各項選舉輔選毒藥,「鄭主席」本身就將淪選舉扣分題。

    而國民黨路線在鄭麗文領導下,可望重新向深藍靠攏,又拉遠與中間選民距離,這也將讓民進黨在大罷免期間幾無功用的「抗中保台」牌,重新取得操作空間,屆時國民黨優勢的兩岸牌恐又將淪劣勢。

    麻煩的是,這次挺鄭麗文的黨內大老,過去不乏「因人設事」干擾黨選戰布局,像是2022桃園市長選舉推民調落後人選、2022台北市長選舉時要「換蔣挺珊」、2024總統大選要「換侯」,未來「鄭主席」提名,恐難更擺脫影響。

    此外,鄭麗文2024年總統大選期間,與和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攜手的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眉來眼去,今年6月成立黨外在野大聯盟時也高舉挺柯大旗,未來任黨主席後,藍白合作恐重淪「誰主誰副」鬧劇,讓白營漫天叫價。

    黨主席選舉期間,鄭麗文過往「與錢」的事蹟逐一曝光,但鄭卻一路閃避,沒有承擔過去行為的肩膀,也都讓人對「鄭主席」後續願付出多少資源輔選2026、2028黨候選人?能否扛起團結全黨責任?都有疑問。
    周志豪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