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議場。資料照
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歲出編列3兆350億元,據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告,明年度中央政府整體媒宣費預算案數規模達24.13億元,為近5年最高。藍白批「大內宣治國」、「濫用人民的錢洗人民的腦」,由於去年藍白大幅凍刪預算引起輿論反彈,據了解,對於是否統刪,國民黨團討論中,但傾向回歸「委員會中心主義」審查原則,民眾黨團也盼朝此方向處理。
中央政府去年編列114年媒宣費14億9288萬6000元,經立法院決議,除另有預算案決議外,統刪60%,最後刪減後為7.34億元。然而行政院8月提出的總預算追加預算案,追加4億2906萬元,試圖補到11億5353萬9000元,在野黨除外交部保留國際傳播媒宣費2760萬元,其餘其餘4億146萬多元也全數遭到刪除。
立法院會日前通過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付委審查,在野黨不滿行政院未依法編列提高軍人待遇、警消退休金預算,立院民眾黨團10/7提出復議,立法院長韓國瑜裁定另定期處理。儘管尚未開始審查明年度預算,但立法院預算中心已經發現,明年度媒宣費為近5年新高。
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告指出,2022至2026年度中央政府公務預算媒宣費各編列7.79億元、10.07億元、9.18億元、7.34億元及13.79億元,附屬單位預算媒宣費則各為9.02億元、9.69億元、10.49億元、10.69億元及9.95億元。
另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疫後特別預算、韌性特別預算案亦編列媒宣費,除2022無相關預算,2023至2026年度特別預算合計各為1.56億元、1.03億元、0.78億元及0.39億元。
將上述媒宣費加總起來比較,2022至2025年度依序為16.81億、21.32 億、20.70 億、18.81億,明年度為24.13億元,為近5年最高。預算中心並提出,明年度媒宣費超逾1000萬元之機關,其媒宣費多較今年度增加,且部分機關為近5年最高。
預算中心統計,媒宣費超逾1000萬元者計31個機關,除交通部、原住民族委員會、國家發展委員會及衛生福利部等4個機關較今年度減少外,其餘均增加,增幅介於9.21%至2218.57%間,且其中18個機關明年度媒宣費預算案數為近5年最高。勞動部從56萬增至1298萬,增幅最多。
另外,明年度公務預算媒宣費超逾1億元者共有3個機關,包括警政署及所屬2.34億元、外交部1.32億元及客家委員會及所屬1.04億元,較今年度增加金額介於0.4億元至1.32億元間。
據了解,對於明年度媒宣費是否統刪,國民黨團討論中,由於過去審查預算慣例,委員會為主戰場,相較於上會期,會更落實委員會中心主義,回到委員會審查,民眾黨也認同此方向處理。
針對明年度媒體宣傳費預算是否再度統刪,國民黨團書記長羅智強回應,國民黨會本於專業審查,絕不縱容政府繼續「大內宣治國」的風氣。他說,過去幾年,政府多次被揭露濫編媒宣預算,不僅金額膨脹,更有用途不當、效益低落的弊端,完全違背財政紀律,不把人民的納稅錢當錢。比如前勞動部長許銘春拿就安基金的經費拿去開演唱會,「就是最劣跡的劣跡」。
他強調,預算是人民的納稅錢,不是執政黨的宣傳基金。政府若不收斂宣傳至上的心態,只會讓人民更不信任,預算中心的報告已明確指出,今年媒宣費用仍居高不下,應當引以為戒,而不是變本加厲。
民眾黨團副總召張啓楷表示,為避免民進黨政府繼續濫用人民的錢洗人民的腦,這次預算會期會採個別刪減各部會各項目媒宣預算,另外,會特別嚴審明年媒宣預算增加比較多的機關,以及各部會過度集中某特定媒體的媒宣預算。
民進黨團書記長陳培瑜則說,政府要做政策倡議都需要廣告露出,若媒宣費都刪掉,政府是不是就關起門來做事?「疫苗打不夠、口罩戴不夠、垃圾回收做不好都沒關係嗎?」例如在野要數發部認真打詐,「但只要叫公務員關起門來做很多project、標案出去,這樣就叫認真打詐?」
她認為,在野黨要政府好好做事,有些事情就是要跟人民對接,不透過媒宣人民怎麼知道?若認為媒宣費有浮編,就逐條檢視,不要一看到媒宣就以為是政府自我宣傳,用過去黨國體制、只會宣揚蔣總統政績的思維來看待現在的政府。若在野立委自以為專業,覺得統刪才能彰顯立委權利,那要問正當性在哪?可說服人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