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2025.10.9公布2025年新版國防白皮書《中華民國114年國防報告書》。郭宏章攝
國防部今天(10/9)發表2025年新版國防報告書,以「敏捷韌性國軍、堅定捍衛國家」為主軸,呼應總統賴清德「和平四大支柱」國家安全理念,強調在複雜嚴峻的印太情勢中,國軍將以實力建構不對稱與韌性戰力,落實全社會防衛韌性,確保台海和平穩定,展現「以備戰達到避戰」的決心與信念。而仿效美軍DIU成立的「國防創新小組」(DIO),首度完整說明其主要任務、優先領域與推動概況,包括引進民間高科技與現貨裝備,包括衛星影像AI自動辨識、AR智慧作戰系統等,快速建立強韌嚇阻戰力。
國防部2025.10.9公布發行「民國114年國防報告書」,由戰規司國防政策處處長許云甄簡報內容。郭宏章攝
也被稱為「國防白皮書」的《國防報告書》,兩年發行一次最新版本。國防部戰規司國防政策處處長許云甄在記者會說明,本次報告書依據「國防法」第30條規定編纂,為自民國81年(1992年)以來第18次公布,全書約7.8萬字,內容完整呈現近兩年國防施政成果與具體數據,展現國防事務透明度,並向國際社會傳達我國堅定自我防衛及維護區域和平的立場。
2025年新版的《國防報告書》共分為4篇8章34節,內容涵蓋軍政、軍令與軍備三大範疇,架構包含「戰略環境、堅實國防、和平基石及國防管理」等主題,說明當前戰略環境變化、國軍建軍備戰及施政成效。全書使用66張照片與54幅資訊圖表,並延續設置QR Code功能方便讀者延伸閱讀,以新式武器影像為封面視覺核心,包括M1A2T艾布蘭主力戰車、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愛國者三型飛彈、沱江級飛彈巡邏艦、F-16V與中科院研製的勁蜂I型自殺攻擊無人機(遊蕩彈藥)等,傳達國軍韌性與決心。
國防部2025.10.9公布發行「民國114年國防報告書」,由戰規司國防政策處處長許云甄簡報內容。郭宏章攝
在「戰略環境」部分,許云甄說明,美中戰略競爭延續,區域各國紛紛提高國防預算與防衛投資,中共則持續擴張軍力並頻繁運用灰色地帶脅迫手段,對印太地區及全球安全形成挑戰,嚴重加劇台海不穩定。面對局勢變化,我國作為國際負責任的一員,善用地緣戰略優勢,強化防衛力量與民主夥伴安全合作,為區域和平穩定貢獻力量。
在「堅實國防」篇當中,許云甄指出重點在於國軍依據「防衛固守、重層嚇阻」戰略,建構「多域拒止、韌性防衛」作戰整備方向,並以不對稱戰法、去中心化運作及削弱策略為核心,提升後備戰力與灰色地帶應處能量,打造能有效嚇阻與擊退敵侵的可恃戰力。「堅實國防」篇也指出,國軍同時依據總統賴清德的國家安全理念擬定五項戰略目標,包括精進國防力量、革新國防事務、推動國防自主、策應災防制變及緊密戰略合作,確保國家安全。
2025年新版《國防報告書》中,對於國軍應處無人機襲擾應處與要領流程,仍以干擾槍、7.62公厘口徑以下輕武器防衛射擊為主。翻攝自《中華民國114年國防報告書》
而因為外島近年來常遭中共小型無人機侵擾,因此在「堅實國防」篇的「外離島狀況應處訓練」方面,也列出訂定4步驟面對無人機襲擾應處與要領流程,最終使用干擾槍或7.62公厘口徑以下「輕兵器」等適切武器及彈藥,採軟、硬殺併行手段予以擊落。
由於台灣在印太區域和平與安全舉足輕重,許云甄指出,本次報告書中的「和平基石」篇,強調國軍持續與美國及友盟國家強化軍事交流、戰略溝通與智庫合作,形成多邊安全網絡,共同應對潛在威脅與風險,成為區域可信賴的安全夥伴。平時除支援地方防救災任務外,並推動全民防衛韌性,強化軍民整合,打造穩固、安全且具韌性的家園。
國防部2025.10.9公布發行「民國114年國防報告書」,由戰規司國防政策處處長許云甄簡報內容。郭宏章攝
另外,在「國防管理」篇當中,內容著重部隊治理與人力照顧。許云甄指出,國軍以「部隊安全、軍人安家、軍眷安心」為目標,推動心輔照護、福利制度及醫療完善化,確保部隊穩定戰力。同時採減法思維推動革新,整合人、物、財力資源,引進創新科技、強化後勤管理與全民國防,厚植整體戰力。
而國防部長顧立雄上任後,2024年2月1日參考美國國防部的DIU建立的「國防創新小組」(DIO),也在本次報告書中「國防管理」篇內容中完整說明其主要任務為結合創新作戰概念,藉調查研究國內外國防產業發展情況,並透過公告徵集或產業化圓桌會議,徵求科技解決方案,包括成熟技術、原型開發與成品,經評估符合需求方案,納入程序籌獲。
許云甄強調,此報告書除展現兩年來國防施政成果,更體現國軍「敏捷韌性國軍、堅定捍衛國家」的決心,並透過具體數據與架構,強化全民防衛意志,展現台灣以實力守護和平的堅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