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談京華城案送研議 自認「沒能力下決策」 柯文哲:一定是依幕僚建議

    2025-10-07 21:01 / 作者 白廷奕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今日出庭,民眾黨主席黃國昌等陪同。廖瑞祥攝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涉及京華城案,今(10/7)日親自出庭作證。根據起訴書,柯文哲明知北市府正與京華城公司訴訟中,卻涉嫌指示將本案送進都委會研議,使其違法取得容積獎勵。不過,柯文哲今日表示,當事人有意見,就自己去跟都委會說明,「邏輯很reasonable(合理)」,也強調自己「沒有這個能力下這個決策(送研議)」,都是依幕僚給的提報單作裁示。

    檢方指控,柯文哲明知京華城法定容積率應為560%,且京華城公司為了都委會決議刪除「樓地板面積120,284.39平方公尺」一事,正與北市府進行行政訴訟,但為了拉攏沈慶京、積極排除反商形象,柯文哲與沈慶京多次密會,同意將京華城公司回覆樓地板面積的陳情案,送進都委會研議,而沈慶京則答應給柯文哲相對應的賄賂。

    根據起訴書,2020年3月10日,柯文哲於北市府與市議員的「便當會」上,裁示將京華城陳情案函送都發局、提送都委會研議,沈慶京得知後,隨即指示下屬匯款210萬元給柯文哲。直到京華城案順利通過,沈慶京又指示秘書提領現金,在2022年10月及11月間之某時地,交付1500萬元給柯文哲,柯文哲還在硬碟裡Excel檔「工作簿」中記錄「小沈-1500」,說明有收到賄款。

    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廖瑞祥攝

    認「陳情轉研議」很合理

    柯文哲今(10/7)日出庭作證,親自對戰檢方提問。他解釋,京華城公司當時想要北市府做出行政處分,回復他們失去的樓地板面積,直言這「怎麼可能」。他認為,當事人如果有意見,就應該自己去都委會說明,「我一直想不通,為什麼檢察官會說這個是犯法,我的邏輯很reasonable(合理)。」

    柯文哲表示,他當市長任內,每個局處長都要回報訴訟案件進度,從來都不知道北市府存在什麼陳情要點,「官員的腦袋裡,從來就沒有『訴訟中不能和解』這種觀念。」

    檢察官林俊廷提示筆錄,指出有公務員言明,柯文哲在2020年3月10日便當會上的裁示「是一個關鍵」,也是一個「矛盾的決定」,因為訴訟還在進行中。柯文哲強調,他不會知道都發局內部怎麼討論,表示有多個局處參與的會議,秘書處一定會準備提報單、蒐集意見,而且他很尊重專業,直到現在都自認「沒有這個能力下這個決策(送研議)」,所以一定是照著幕僚準備的提報單建議,作出裁示。

    幾張關鍵便利貼,柯文哲這樣答

    檢方掌握,柯文哲早在2016年就曾收到京華城公司陳情,得知京華城案爭議性。他9月先是在便利貼上寫「京華城,我已接到」,表示「這個案子事涉重大利益」,詢問時任副市長林欽榮,「如何根本解決」;12月,他又再次在便利貼上「手諭」林欽榮,表示「京華城案涉及龐大利益,所以跨藍綠施壓,若要處理,『合法』最重要」,要求林欽榮注意處理。

    前台北市副市長、現任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資料照。施書瑜攝

    然而,檢方指控,柯文哲在第二任期態度改變,決意圖利京華城,2020年10月26日,他在「京華城完工示意圖」貼上黃色便利貼,寫下「京華城對容積率應該死心了,只希望行政流程加速,讓他們早日完工就可以了。」指示時任副市長彭振聲配合辦理。隔天,都發局蓋章呈核京華城公司所提細部計畫案草案,時任副秘書長李得全寫便利貼質疑本案公平性,也被告知「這是市長要過的案子」,不得已只好放行。

    針對寫給林欽榮的便利貼,柯文哲回答,這是他擔任市長時期的「好習慣」,他都跟下屬交代,如果他有口頭表示什麼事,下屬有權限可以不處理,通常他會養成習慣,寫便利貼記錄要辦的事情。林俊廷追問,是透過誰知道本案涉及「重大利益」?柯文哲只說,人民如果有陳情,機要會幫他整理資料,他看過以後就會寫個便利貼交給各局處處理。

    針對寫給彭振聲的便利貼,柯文哲則坦承是他寫的,但不記得是何時,但強調京華城公司把「圖都畫好了」,他請彭振聲「依照行政流程去幫忙,也很reasonable(合理)。」他還說,這張便利貼反而能證明,他對京華城案並不知情,因為他事後得知,他寫的當時,京華城案容積率還沒有定案。

    前台北市副市長彭振聲。資料照。廖瑞祥攝

    至於李得全的便利貼,柯文哲稱他當時有看過,但不覺得有什麼問題,強調李得全本來就是北市府裡面,「很愛放炮的人」,「如果他寫要退回,或要拿到市長室討論,我一定會注意。」

    前台北市副秘書長李得全。資料照。廖瑞祥攝
    白廷奕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