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昌下令研究聯合政府。資料照。廖瑞祥攝
國民黨主席選舉,「藍白合」成為主旋律之一,民眾黨打鐵趁熱,延續藍白合話題,不斷拋出聯合政府議題,黨中央本週透露研究方向之一就是聚焦「跨黨合作地方先行」,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也已定調「由下而上」,也稱不排斥用在2026縣市長選舉,但黨內人士直言,盼未來提出制度化論述,力求撕下「政治分贓」標籤。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交保後與現任主席黃國昌於9/9長談,黃國昌隔日隨即下令政策會研究「聯合政府」,外界解讀為2028藍白合鋪路,民眾黨政策會執行長賴香伶24日在中央委員會報告有關「聯合政府研析小組」工作推展進程,研究方向聚焦三大主軸包含「團結台灣解決對立」、「採納國際找尋共識」、「跨黨合作地方先行」,繼續為2026藍白合鋪陳。
賴香伶說,不管是國會在野黨的合作,或地方議會、地方政府專業人才的結合,都跟聯合政府概念可以相通,如果有機會2026有選舉合作模式,對制度上開始有機會操作,當然這時間點最適合。她說,柯文哲交保後確實跟黃國昌提到此事,確實是柯特別交代,就放在工作進程裡。
對於2026哪些區域比較適合藍白合作,賴香伶說,這不是政策會指定的,目標當然希望最大化在野力量,若說誰適合,人選應該會在選決會具體出現,若要放回政治上面的可能性,要回歸到當地藍綠結構上,白的力量可以讓政治效果達到最大化,支持度上最優先考慮,若民眾黨的影響力,能具體讓支持度成效變大,才能確認合作勝率高不高。
預計何時有結論?賴說,會盡快,不能拖太久,配合黨運作的時程,年底前應該要有一些初步行動方式、目標,給選決會很好的參考。
民眾黨已經執政的新竹市被黨內點名作為聯合政府示範區,但黨內人士認為,大家說新竹為示範區,其實政黨之間競合,藍營只是把壓力丟到最小的地方,因為新竹是民眾黨執政,到底藍營鄭正鈐要不要選市長,經過罷免後,也許大家認為新竹盡量不要分裂,因為新竹三分天下,分裂恐讓綠營漁翁得利,「大家提出的東西背後都有一些想法,不然怎麼不說新北?」
這名人士特別強調,新北才是重中之重,台北市長蔣萬安連任毫無懸念,新北為人口第一大直轄市,是台北之外最重要的直轄市,新北才該是最關鍵的實驗基地,也更有指標性,「連這麼關鍵的地方都可以談成聯合政府,那總統更有機會了」。他說,新竹確實可以是實驗基地,「但它的範圍與政治盤勢,要影射到2028總統大選,不成比例。」
另名民眾黨高層表示,在野要合作,也就是藍白合,國民黨講意向,民眾黨講制度,規劃聯合政府,可以在地方政府先來做實驗跟試行,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在北市府納入各政黨人才,或透過海選尋覓人才,聯合政府實踐方式有很多種,例如在某個縣市,民眾黨支持國民黨,這名候選人談到實踐聯合政府概念,副市長、局處讓民眾黨有一些人才,大家一起擘劃,新竹也有很多國民黨人才,也可以做規劃,未來國民黨主席出來之後,就進入深水區談。
「全台都可以談,不見得是已經執政的縣市。」該人士舉例,例如台南、高雄市長,國民黨的謝龍介、柯志恩有機會一搏,如謝龍介曾喊出選上台南市長當4年,下一屆民眾黨接棒,拋出話題,也拋出善意,民眾黨的力量很關鍵,從2026全面各縣市來做,或是幾個實驗區來做,都要跟國民黨談,先把制度講出來,才不會因人設事,「不會到最後是說哪一區來條件交換,這不是政治分贓,而是國外有的制度概念」,就看國民黨主席選舉,是否有進一步論述。
黃國昌週三特別強調,聯合政府不該被特定政治人物用「分贓、分食權力」來污名化,而是以理論、循序漸進的方式建立制度。黨內人士透露,2023年談到藍白合時,大家的膝反射批評是政治分贓,國民黨主席選舉講藍白合,但聯合政府不是只有總統,民眾黨將於10月上旬邀請學者專家進行聯合政府研討會,第二場邀請有政治實務經驗的人,盼未來提出制度化論述,力求撕下「政治分贓」標籤。
由於藍白若要磋商,仍待新任國民黨主席人選出爐,黨內都悲觀表示,國民黨家大業大,或許現在對民眾黨友善的人,礙於各方勢力,就任主席後會因壓力而有折衝妥協,到了主席的位置態度恐會不同,因此民眾黨不會預設任何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