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昭慧拋出「拒領普發現金1萬元」。資料照片
許多民眾十分期待的「普發現金1萬元」政策,最快預計10月下旬開始發放,不過,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教授釋昭慧近日發文表示,她主張行政院在規劃領取的5種模式之外,應增設第6選項「拒領1萬,轉入國家續命專款」,引發網路討論。對此,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今天(9/14)表示,「我們尊重每一個人的選擇,也感謝對守護國家的倡議,會審慎研議相關建議的可能性」。
釋昭慧發文指出,立法院強行通過「普發1萬」案。由於這筆額外開支並未編入年度預算,行政院只能以「舉債」應對。而這種「舉債大撒幣」的做法,立即引發骨牌效應,且地方議會有樣學樣,不斷加碼,舉債撒幣,就是飲鴆止渴,惡例一開,國無寧日。
釋昭慧認為,掏空國庫將導致債務沉重,世代受害,子孫無以為繼。且對弱勢幫助有限,反而擴大貧富差距。而從中央到地方爭相撒幣,財政紀律全面鬆動。在國家體質虛弱情況下,一旦天災或戰禍,將陷入重大國安危機。
釋昭慧主張,行政院在規劃領取的5種模式之外,應增設第6選項「拒領1萬,轉入國家續命專款」,此專款僅能用於重大災害或外敵侵略,不得挪作他用。如此一來,拒領的民眾就有合法管道,將正義之怒化為對國家的實際守護行動。另外,釋昭慧也邀請民眾前往「搶救國庫聯盟」進行連署。
李慧芝今天回應,「我們尊重每一個人的選擇,也感謝對守護國家的倡議,會審慎研議相關建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