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資料照。廖瑞祥攝
大罷免失利,民進黨政府啟動內閣改組、黨務人事調整,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也被點名檢討,黨籍立委王世堅籲知所進退。民進黨秘書長徐國勇昨(8/26)邀各派系開會,會中決議請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和柯建銘溝通,若柯仍未退,擬發動黨籍立委連署,要求改選黨團幹部。對於是否簽下連署書,黨內立委意見不一,仍希望柯知所進退,避免上演民進黨版的「換柱事件」,星期五黨團大會恐怕將激起腥風血雨。
綠委擬發動本會期總召改選,連署書曝光。楊亞璇翻攝
為時超過大半年的大罷免在8月23日第二波投票後,確定全面潰敗,32名區域藍委全數安全下莊,當初一直高呼「大罷免大成功」的柯建銘成為眾矢之的,即便黨團多名幹部包括幹事長吳思瑤、書記長陳培瑜、副書記長郭昱晴及林月琴、副幹事長林楚茵24日接連表態卸下黨團幹部,柯建銘仍不言退。
逼宮聲量越演越烈,不過柯建銘並未因此萌生退意,更以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表達心情,並反問「讓國會過半,何錯之有!難道罷團也錯了嗎?」
由於柯建銘在黨內有崇高地位,以及無人能及的國會資歷,柯堅持不退讓賴政府改革未能完滿落幕,據了解,徐國勇昨天邀各派系開會,傳達總統賴清德希望立院黨團改組的意志,會中確認接下來將請潘孟安和柯建銘溝通,若柯仍堅持不退,可能會發動跨派系黨籍立委連署,要求改選黨團幹部。
根據《太報》掌握,連署書內容為:「大罷免雖是公民自主發起活動,但本黨身為罷團後盾,經過社會力激盪仍功敗垂成,結果與預期顯有落差,導致輿論檢討聲浪不斷,支持者失望沮喪。為表本黨回應民意之決心,除行政團隊已進行人事改組,以期一新人民耳目外,本黨團也應即刻思考立院攻防路線之調整,透過幹部改選重整,以全新面貌迎接新會期挑戰,吾等立委同仁連署要求黨團幹部含總召以降,應立即在本會期重新改選,以示改革並重新出發之決心。」
據了解,在會中昨天的跨派系會議,新系代表表態會配合,正國會雖然沒有表達意見,但派系人士指出,內部早已定調「擁賴」,會配合賴的決定,但是否簽下連署書,黨內立委意見不一,仍希望柯知所進退,避免上演民進黨版的「換柱事件」,星期五黨團大會恐怕將激起腥風血雨。
有立委慨嘆,黨內不是沒有給柯建銘台階下,24日多名黨團幹部表態辭職,其實已經是向柯釋放訊號,但柯表態「全部慰留」,並強調黨團總召任期是一年,做到明年。隨後郭國文公開抨擊柯「假傳聖旨又忽視他人意見的做法」,不過柯認為「黨團會議要支持行政院,不能為虎作倀」。
該立委續指,後來總統表示,黨團幹部產生是由內部成員選舉而成,任何幹部的去留也是由黨團內部選舉來決定,賴清德充分表達國會黨團自主,其實也是釋出「希望黨團內部處理」的訊號,但柯仍然不為所動。
有立委認為,請潘孟安和柯建銘溝通當然是再一次提供下台階,但以柯的性格,實在無法預估結果,但連署書是最後、也最不想使用的招數,「如果要走到這一步,我會很驚訝」,因為對黨的形象有負面影響,猶如當年國民黨「換柱」事件。
不過黨內也有部分挺柯聲浪,前立委鄭運鵬就在臉書發文聲援,呼籲黨內沒必要對柯建銘刻薄;前立委謝欣霓也認為,立法院太弱就是公民發起罷免的最主要原因,萬萬沒想到立法院最後的結論僅檢討柯一個人,「站在立法院的每一位國會諸公,難道不該先反省自己再檢討別人嗎?」若換柯事件處理不好,恐怕會讓賴的改革之路受阻。